半個時辰後,一隻大手提著一個碗口大的儲水壇子從虛空中探出。張逸仙眉宇微皺,這哪裏有一壇,分明就是隻鬥大的碗罐,裏麵能有個半碗已經是謝天謝地了。事實證明張逸仙的猜測是對的,當他接過瓷壇,湊眼望去,真有殺了眼前這個家夥的衝動。
一片小型湖泊大小的城池甘露,隻剩下這麼一點,他娘的他是豬啊,就算是豬也糟蹋不了那麼多仙家甘露。這東西,千年一滴,萬年才一小口,百萬年才那麼一碗,一座城池大小的湖泊,得要多少億年才能形成,居然被這家夥給全揮霍了。
不幸中的萬幸是那罐瓷器中還有半碗。以每施展一次逆天神毫為例,這小半碗足夠用上一千次。張逸仙的心裏真是苦澀參甜,心裏不是滋味,叫誰來看門不好,非叫個傻子來當守將,還他娘的叫巨靈神,這豈不是存心為難世人嗎!
巨靈神半天沒有說話,也許他知道自己犯下了滔天罪行,所以連個屁都沒留下就不知躲到哪個角落裏反思去了。
妥善收好這小半碗甘露,張逸仙心中的想法再次萌發,既然是天道旨意,那就做一回地宮的主人,之前隻是說地宮內的所有東西可以供張逸仙無限次的拿取,卻並沒說送給它。這次參悟的旨意中既然是直接由張逸仙來繼承,累劫地宮是何其龐大的空間,既然連巨靈神都不知道,可想其之規模是堪比一方世界。
可就是這麼一處堪比一方世界的累劫至寶全都交給了張逸仙,圖冊上寫的清清楚楚,玉帝後,逸仙管。此時的管有兩種解釋,一種是代管,東西不屬於自己,一種是管製,東西是自己的,想怎麼來就怎麼來。天道旨意便是讓張逸仙自己看著辦,隻要把冥界的財富統統收集到地宮來就行,若是不收集繳納,等到劫難一來,就都成了灰飛煙滅,到時哭都來不急。
冥界的板塊,張逸仙不會不知道,光是金三翼就是個龐大的懸浮陸地,再加上蚩尤地都與上古神地,簡直不敢想像,究竟能大到什麼程度,如此龐大的三塊大陸,所積累的財富可想而知。每個人都有強大的占有欲,張逸仙也不例外,不過他的行事,並非為了自己,而是符合天道旨意,既然天意暗示他這麼做,那必須去執行,或許這也是修行中的一部分。
但在收集冥界財富之前,他必須要將周天之戰盡快結束掉,不然,他就有一心二用之嫌。天道接引他來此地,一開始是要他參加周天之戰的選拔,而不是收集這裏的財富。收集一事是他後來根據與神魂之間的溝通最終才領悟到的天道意願。
絕巔老丈人曾經說過,周天之戰何時結束取決於自己,念如皎也是此意,但張逸仙並不知道怎麼做。總不能讓他對著天空大吼一聲,喂,老天爺!結束吧!這些人都想家了,他們都累了。您老也都看到了,他們中的大部分人都不喜歡廝殺!要是不行,回頭少爺我給您帶兩葫蘆酒去,慰勞慰勞您!若是有這麼容易,張逸仙定會瘋掉!
周天之戰中,為何廝殺?這是張逸仙此時思考的一個問題。答案是,為了神魂印記。
神魂印記有何作用?為了博取無上榮譽。
要是有人在止殺的情況下,將所有的神魂印記統統收集到一處,那會怎樣?是的,那會怎樣,這是張逸仙一個非常大膽的想法,他要止殺,停止一切殺戮,為凡土留下一絲血脈。絕巔老丈人說過,凡土已無生靈,若是這些中原人士在冥界都死光了,那凡土就真的成了一片死地。所以他必須讓這些修行之人停止廝殺,而後乖乖的交出神魂印記。
想法是有了,可如何行事,這是張逸仙這幾日一直冥思苦想的一個棘手問題。
遁出地宮,來到海邊礁石上,盤膝而坐,麵對洶湧的大海,張逸仙卻是出奇的平靜,抬頭仰望紅霞,美景醉人,兩條雲撒西天的彩帶婀娜姿首,翹倚春瀾,對麵虹波濤濤,如海中龍魚翔躍,欲化龍威。一隻大鳥自海麵升起,徐徐飛過,本以為是黃毛戴盅,卻細看之下,是隻海鳥,未脫獸性,不過三竅防身,再如靈光一現。一坨鳥糞嘩啦啦從張逸仙麵前飄落,險些打到他的臉譜,人行萬事,無分粗細,這是真正的十世好人,張逸仙稱不上好人,所以那坨鳥糞也就成了眼前美景中的一員。
要想收集所有參戰之人的神魂印記隻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搶!搶人東西,雖然可恥,卻能止殺救人,為凡土留下一片生機。
心念至此,當即浮雲化風,急掠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