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農貿市場的老鄭和老闞
阿三和小六從勝利廣場附近的飯店與我們分手後,阿三依然堅持要去唱歌,小六害怕阿三喝多了會造事,再說歌廳也是一個比較容易生事兒的地方。於是又哄又勸的拉著阿三去了金海堂洗澡,我和華子打電話的時間應該正泡在池子裏,所有沒有聽見電話。
小六說,阿樂哥,要沒有什麼事的話,我和三哥準備今晚就待這裏,麻個早上再回去。
知道了阿三和小六現在在哪裏以及正在幹什麼,這讓我放下心來。又囑咐小六要照顧好阿三,再給華子打個電話,免得華子還在替他們倆擔心。
小六說,好的。又說,五哥他們沒事兒吧?
我說,沒事,他們已經回工地了。說完就掛了電話,
阿葉已經睡著了,像貓一樣蜷縮在沙發上。撩亂春愁如柳絮,依依夢裏無尋處。
我彎腰將她輕輕地抱了起來。
夢裏的她不知是否有淡淡的憂傷。
小紅一大早就回來了,我醒來時,阿葉和她正在廚房裏弄著早餐。
聽到動靜,阿葉從廚房裏過來說,阿三給你打過電話,我說你還沒醒,他就掛了,不知道是不是有什麼事?
我說,肯定沒啥要緊的事兒,不然他會再打過來的。
吃完阿葉和小紅弄的早餐,突然感覺竟然無所事事,又讓小紅到小區門口的報刊亭買了一份市場報回來。
報紙還沒看完,阿三就打電話過來說他上午和華子、小六到農貿市場去將這個月的租金收了,老鄭和老闞說手頭有點兒緊,要緩幾天再交。
老鄭和老闞分別是農貿市場裏經營水產和幹貨的攤販。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用這句話來形容農貿市場,同樣適用。這麼多年來,農貿市場的攤販走的走來的來,有的因為賺錢後轉行了,也有的因為生意虧本而黯然離去。真正安營紮寨十幾年沒有挪過地兒的就是老鄭和老闞。從這個市場一開張他們倆就在這裏做水產和幹貨生意,幾乎已經成了這個市場的元老了。也正因為如此,在這個市場裏,能拖欠租金的也大概隻有他倆。
老鄭老家在巢湖邊上的中廟,十幾年前就從他老家巢湖販米蝦和各種魚類到合肥。後來他逐漸意識到零售比販賣的利潤要高,就租了攤位開始專做零售。而老闞則來自肥東縣的闞集,這十幾年販過雞鴨,倒騰過雞蛋,還主營過肥東石塘鎮出品的“驢巴”,我至今也搞不懂驢肉為什麼被肥東人民稱之為“驢巴”,現在老闞的幹貨鋪子裏仍然兼營著他從石塘鎮倒騰來的不同包裝的“驢巴”。
其實做水產和幹貨生意,按照我的分析和觀察,利潤還是蠻可以的。水產生意一是有利潤差價,二是在出售時的水分比較大。幹貨生意則不像售賣其他產品,賣不掉會有自然損耗,而幹貨基本上不存在損耗一說。總之,做水產和幹貨生意,要想賺大錢不容易,但想要虧錢也同樣不容易。老鄭和老闞做了十幾年,至少也應該有些積蓄才是。而他倆不但沒有什麼積蓄,反而現在經常連租金都要拖欠了,這不能不說老鄭和老闞是水產界和幹貨界的兩朵奇葩,或者說是一個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