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領主是一個極度功利的人,這一點,從之前的種種跡象之中都能看得出來。
秦安沒有想到,這麼一個功利的人,居然也會選擇妥協,這不論怎麼看,都有點不可思議。
盡管很不信,但這一幕又確確實實發生在眼前,也由不得秦安不相信。而也正是因為眼前發生這一幕,秦安收起了對大領主的輕蔑。
他覺得,不論一個人犯過什麼樣的大錯,但隻要他能像大領主此刻不牽扯族人敢於自己直麵錯誤的,那他就是一個值得正視的對手。
當然,正視歸正視,但卻不會減少秦安對大領主的殺意。換而言之,大領主此番做法,能夠換到他的尊重,但卻無法彌補曾經犯下的罪惡。秦安說了,要讓炎鸞徹底地了卻內心深處的心結,他既然說了,就要堅定不移地做到最後。
而大領主,赫然是了卻炎鸞心結的最關鍵因素。
畢竟當年對炎鸞一族的戰爭是由大領主直接發起的,而且戰爭開始後大領主不僅去追擊了炎鸞,甚至還處死了炎鸞一族的幾位老祖。
大領主犯下的罪惡之中,沒有一條是炎鸞能夠寬恕的。
當守衛隊長帶領族人離開之後,大領主也將目光收回,那一刻,他突然多了一份釋然之色,好似積壓多年的鬱氣,在那一瞬間突然全部消失了是的。
當年追擊炎鸞未果之後,大領主心裏一直有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擔憂,而且也一直覺得那是一個未知的隱患。
這樣的擔憂和隱患伴隨了他千年之久,而今伴隨著隱患成真,他也徹底拋卻了所有的擔憂和顧慮。
大領主從不認為自己是一個好人,甚至他十惡不赦,無論對待本族或者是外族都是如此,因為他是從最艱難的壓迫之中一點點上位的,他的成功,就是踩著血和淚一步步走上來的。
經曆過這麼多的風波,大領主內心之中早已堅硬如磐石。
但大領主卻深知,一個心腸再堅硬再無情的人,也不可能拋卻自己的族人和親人的安危不顧。
軒轅族的族人當中,不乏他的子嗣與後輩,所以在確定無法戰勝秦安時,他才會問秦安,剛剛說過的話作不作數。
那一刻的大領主和平時完全不同,那一刻他隻是一個全心為種族考慮的領袖,而不是平日裏那個威嚴的上位者。
而聽到秦安的答複之後,大領主也感覺到釋然。
或許在大領主的心中,這便是東窗事發之後的最好結局了吧,他實在想不到,還有什麼結局比這更好的。
而另一邊,秦安之所以做出這樣的承諾,一是因為軒轅族的族人不是當年發起戰爭的主謀,二就是這些族人真的對炎鸞一族的未來構不成任何威脅,別說是軒轅一族,他心中的計劃時,未來混沌世界任何種族都無法危及炎鸞一族。
至於炎鸞,她不追究軒轅族人的責任,理由和秦安大致相同,她是覺得,當年一戰軒轅蠻族的傷亡同樣慘重,歸根結底,受到傷害的是雙方的族人,而致使這一切發生的罪魁禍首,隻有大領主為首的三位領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