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王亞東就趕到了“玉緣閣”,裏麵的幾個店員都認識他,熱情地跟他打著招呼,王亞東微笑著一一回應,然後問其中一個店員董師傅在不在,店員說在後麵,王亞東道謝之後朝後麵走去。
走進“玉緣閣”的後堂,一位年過七旬的老人家正悠閑地坐在裏麵喝茶,看到王亞東進來,站起身來跟他打招呼,王亞東急忙上前,扶住了老人家。
“董師傅,跟您說了多少次了,跟我一個小輩您千萬別這麼客氣。”坐下之後,王亞東不無埋怨地對老人說,臉上卻是笑意盈盈。
董師傅眉毛一挑,一臉嚴肅地說:“東家,話不是這麼說的。甭管你年紀大小,那始終是東家,禮不能廢。”
王亞東無奈地笑了笑,他可不敢在這位老人麵前造次。這不光是因為老人家的一大把年紀,更因為在整個秦西省玉器行裏,董玉先師傅都是數得上號的人物,老先生在玉器行裏浸淫多年,尤其擅長玉器雕刻,這些年跟著劉忠良鞍前馬後,出了不少力,是劉忠良最為倚重和信任的人。
去年老先生以年事已高、故土難離為由向劉忠良請辭,回到了老家渭北縣準備安享晚年。
前不久,先是李浩然降生,湯婧要照顧孩子無暇分身,接下來又要籌備安居地產,李子鋒整天忙得團團轉,“玉緣閣”又不能沒有個可靠的人撐著,王亞東無奈之下隻好厚著臉皮讓劉忠良幫忙找一位掌櫃的,先撐一段時間。
為人老派的董師傅感念老東家這些年的知遇之恩,不忍推辭,加上“玉緣閣”又在渭北縣,所以才勉強答應重新出山,幫著撐一段時間。
到底是老派人物,功成名就的董師傅非但沒有倚老賣老,反而是事事親力親為,幾乎不用王亞東他們費一點心,對待李子鋒和王亞東這兩個跟他孫子年紀相仿的東家更是有禮有節,讓王亞東唏噓不已,對這位老人家也是非常尊敬。
“東家,這是你托我刻的東西,請過目!”董玉先遞給王亞東一個錦盒,王亞東雙手接過,表情畢恭畢敬。
打開一看,王亞東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忍不住讚道:“董師傅果然是大師,這個就是我想要的。”
不管是誰,被人誇獎總是很高興的,董玉先也不能免俗,他爽朗一笑,沒有說話,而是端起茶壺給王亞東倒茶,王亞東急忙雙手端起茶杯接著。
“東家,老頭子有個不情之請,不知當講不當講。”董玉先放下茶壺,猶豫了一會兒還是開口了。
王亞東微微一笑說:“董師傅您請說!”
“是這樣的。”老先生整理了一下措辭,緩緩說道,“我希望東家還是盡快找一個人來接替我。”
王亞東對此並沒有感到意外,當時請董師傅來的時候就已經說好會盡快找人接替他。隻是最近大家都很忙,王亞東又重傷住院,這件事情就暫時擱下了。今天董師傅再次提起,王亞東忽然感覺有些歉疚。
“董師傅,實在是不好意思,最近事情比較多,把這件事情給耽擱了。您放心,我會盡快找人來接手。”
“東家,你誤會了。”王亞東話音未落,董玉先擺了擺手說,“不是我老頭子不願意再幫東家做事,實在是有些不方便。”
“我那小兒子在省城唐都買了大房子,要接我和他母親過去住。”說到這裏,董師傅的臉上寫滿了欣慰和幸福,老人家辛苦了一輩子,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在晚年和家人共享天倫。
“嗬嗬,孩子們一片孝心,我們老兩口也不好推辭,但是東家的事情也不敢有誤,所以老頭子今天才厚顏跟你提起這件事,也省的到時候耽誤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