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送行(1 / 2)

漫天的星光映在沁心的窗台,皎潔的月色勾勒出世界的倩影。安靜的夜空裏,有的隻是一種悲傷,美好、傷感、衝動、祥和,也都一一在這個星空下變得寧靜。沁心也是,迷迷糊糊的雙眼,漸漸抵不住睡意的降臨,呼呼的躺在了床上。

有人說,人死是解脫,因為在繁瑣的世間裏,人總是過著惶恐算計的生活,而唯獨是死亡會變得自然。沒有權利的爭鬥,沒有溫飽的擔心,沒有旁人的攀比,沒有活著的壓力。

清晨的陽光沒有因為世間的變化而改變自己,照常普照著大地。看著忙裏忙外的親戚們,沁心知道是他們幫了很多的忙,因為知道易德江今天會到家,那些下葬的事也都緊鑼密鼓的做著。吃過飯,換上黑色的喪衣,匆匆忙忙的做著那些準備工作。樂師們開始彈奏喪樂,準備紙錢、鞭炮的隨時準備著,還有抬的、鏟的也都在一旁休息著,準備等一下的事情。

奠堂裏奶奶依舊躺在那個冰冷的小房間裏,天氣不熱,但是考慮時間有點長,就在裏麵裝上了冷凍的東西,防止屍體腐壞。沁心依舊像昨天一樣,就這樣看著奶奶,默默流出思念的淚水,但一會又恢複了正常的樣子,隻是心中願到:奶奶一路走好。

從城裏來的車一天隻有兩趟,早上的這趟已經緩緩的駛來,沁心看著它慢慢地靠近,因為很有可能父親就在這個車上,畢竟易德江今天會回來,錯過了也隻有等到下午了。

那是一位有著高挑的個子的人,在陽光下,濃黑的短發若有若無折射出耀眼的光芒,黝黑的皮膚包不住瘦如幹柴的身子,他就是易德江,沁心的父親。一下車就匆匆的朝著沁心的方向奔來,不像以往大包小包的,那時候是回家過年,而這次卻是那個傷心事。

沁心看著父親回來,也沒有什麼興奮的,畢竟不像往常那是喜事,而這次卻是喪事。但是讓沁心意外的是,易德江從他那破舊的皮夾克裏摸出了一本書,一本國外的書,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沁心聽老師講過這本書,但是在他的認知裏這是一本很難的書,他打算上了大學才看的,為什麼父親會給自己帶這本書呢?沁心不知道,但是也沒有時間去問。

易德江也沒有寒暄什麼,將書交給了沁心就去看了下奶奶,又囑咐了舅公舅婆,還有一些親戚,而最重要的就是坐在桌子麵前的陰陽師傅。在農村都信風水,安排所有白事,易德江走了過去。

“張師傅辛苦了,你看我來得晚,這點你就收著。”

易德江從自己的衣兜裏拿出一疊錢,過摸著也上千了。

“這是哪裏的話,你們家也是可憐人,我們就按規矩來。”

張師傅雖然說不是不是那種不愛錢的人,但是他愛之有道。如果是大富大貴的人家,他從不客氣。但是像沁心家這樣的,他是非常愛幫助的,記得以前有一家裏非常窮,他全部是免費,而且還做了很多很多的事。用他的話說,做他們這一行的也要行善積德,閻王爺給了你一個官職,就要為了那些貧苦的人幫助。

所以在陰陽這行中,張師傅就是最受歡迎的,不僅收費合理,而且還會自己幫著做些事情,所以隻要是這個片村的,家裏有事的都會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