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沁心(1 / 2)

專心做一件事,或者聽一件事的時候時間總是過得很快。叮叮的鈴聲打破了李主任講課的精神,而它卻是所有同學最喜歡的聲音,因為那代表著放學,代表著又可以玩一個周末。

看著自己學生激動的表情和動作,李主任也是無奈的笑笑,真拿這些孩子沒辦法。

“放學。”

“耶”,“又到周末了”,“我要去吃大餐,學校的食堂太爛了”……

各種各樣的言語都不能表達所有學生的心情,因為接下來是他們的時間,無論是玩耍、還是學習都和老師們不沾邊。

空空的教師就隻剩下沁心和李主任。

“李老師,我先回家了。下周……不,下下周見。”

努力的不讓自己的情緒在老師麵前表現出來,尤其是不想在李主任麵前。在學校雖然大家都叫李主任,而沁心卻叫他老師,因為他覺得老師更加親切,而主任卻是那般生硬。沁心說下了這句話,就匆匆的離開了教室,離開了學校。他要去哪裏,當然是回家,回老家。

李主任看著匆匆離開的沁心,他也算是久經社會的人,這點還是看得出來的。

“你什麼都好,就是性子倔了點。”

李主任收拾好自己的資料和講義,回頭看著黑板還沒有擦掉的a=3,明顯還有粉筆的灰在上麵,那是用手擦掉4以後,沒有擦幹淨留下的證據。

“這孩子也是命苦……”李主任笑著搖了搖頭說道,接著又歎了口氣,也隻有聽天由命了。

……

沁心不過才十七八歲的孩子,他怎能懂的這麼多,其實這也和他的家庭有關。

出生不久的沁心,在還沒有斷奶的時候,爺爺得了一場大病,全家傾盡了所有的錢財還欠下很多債,最後也沒挽回爺爺的命。也就是說,沁心是沒見過自己的爺爺的,而長這麼大都是奶奶一手撫養的,兩個人一起生活了整整十六年。在爺爺病逝以後,原本就喜歡奢靡的母親,因為家中已經沒有了積蓄,還欠下大把大把的債,毅然跟著縣城裏的一個工人跑了。

在當時,易家算得上中上家庭,父親易德江,也算是村子裏為數不多的會點書的人,靠著勤勞踏實的作風在村裏也算是小有名氣。每逢過年寫寫對聯,畫畫年畫也能夠掙幾斤肉,在當時叫做:文能寫對話年畫,武能扛鋤種莊稼。

就是這場怪病,毀了這個碩大、和睦的家庭。為了家庭的收入來源,易德江果斷出門打工,在當下打工是一個潮流,也能夠掙些錢養家。在家中,奶奶有時會犯糊塗,一直是沁心的二爸易德海在家照顧,後麵生活條件改善,沁心的父親也有了穩定的收入,條件才好起來,而易德江每次都會把自己剩下的生活費寄給二爸,一是給奶奶看病買吃的,二是給沁心上學交學費。

沒人知道易德江在做什麼,就連家人也不知道,隻是從他口中得知絕對沒做賣良心的事。好在這幾年都沒出事,也就不再關心易德江的工作正不正當。隻是易德江都是五六年才回家一次,而且每次回家都在家住一星期就走了。他說有事情做,沒辦法多呆幾天。而沁心也習慣了,習慣獨立,習慣照顧奶奶,習慣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