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做事要有心計(2)(1 / 3)

社會隨時處在不斷的變化和發展過程當中,萬事萬物都不可能始終保持同一種狀態,為人處世必須要學會因時製宜、因地製宜、因人製宜、因事製宜,切不可太過固執。太過固執,容易鑽牛角尖兒。有大智慧者,不會太過固執,他們懂得見機行事的道理,他們也知道如何根據情況的變化靈活巧妙地處理各種人生問題。

見機行事,靈活變通是一種智慧,這種智慧讓人受益匪淺。

曆史上,大太監李蓮英在民間傳說中大都是反麵的,但是人們卻不得不承認,他具有相當深厚的見機行事,辦事善於應變之功。他為人機靈、嘴巧,善於取悅於慈禧,這種機靈常常為慈禧和下屬解脫困境,不妨來看其中一例。

人們都知道,慈禧愛看京戲,且常以小恩小惠賞賜藝人一點東西。一次,慈禧看完戲子楊小樓的戲後,把他召到眼前,指著滿桌子的糕點說:“這一些賜給你,帶回去吧!”

楊小樓叩頭謝恩,他不想要糕點,便壯著膽子說:“叩謝老佛爺,這些尊貴之物,奴才不敢領,請……另外恩賜點……”

那天慈禧心情舒暢,並未發怒,和氣地問楊小樓需要什麼。

楊小樓又叩頭說:“老佛爺洪福齊天,不知可否賜個字給奴才。”

慈禧聽了,一時高興,便讓太監捧來筆墨紙硯。慈禧舉筆一揮,寫了一個福字。

站在一旁的小王爺,看了慈禧寫的福字,悄悄地說:“福字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的!”楊小樓一看,思忖著:這字寫錯了,若拿回去必遭人議論,豈非有欺君之罪,不拿回去也不好,慈禧一怒就要自己的命。要也不是,不要也不是,他一時急得直冒冷汗。

看到自己寫錯了字,慈禧太後也覺得挺不好意思,既不想讓楊小樓拿去錯字,又不好意思再要過來,氣氛也因此而緊張起來。

旁邊的李蓮英腦子一動,笑嗬嗬地說:“老佛爺之福,比世上任何人都要多出一‘點’呀!”楊小樓一聽,腦筋轉過彎來,連忙叩首道:“老佛爺福多,這萬人之上之福,奴才怎麼敢領呢!”慈禧正為下不了台而發愁,聽他這麼一說,急忙順水推舟,笑著說:“好吧,隔天再賜你吧!”就這樣,李蓮英為二人解脫了窘境。

麵對如此尷尬局麵,機靈的李蓮英見機行事,巧妙化解了難題,圓滿地辦好事情,自然深得慈禧的賞識。在日常的生活中,見機行事的變通技巧是每個人辦事的基本能力之一。人人每天都會遇到工作上、生活上和交際上意想不到的難題,如何快速靈活地處理好它們顯得十分重要。因此,每個人應具有觀風撒網,見機行事的做事本領,才能恰到好處地去解決。

4、成功者就是率先抓住機會的人

人生在世,世事難料。當遇事麵臨艱難選擇時,人們要麼選擇逃避,要麼選擇麵對。其實,最好的選擇應是勇敢麵對,想辦法去解決。會辦事的人大都是該出手時就出手,哪怕結局並非自己所願,即使失敗也應決不後悔。因為他們知道,出手還有成功的機會,如不出手肯定沒有成功的機會。

在現實生活中,你會發現同樣的人都做著同樣的事情,有的人做的很成功,而有的人做的很糟糕。這其中固然有許多因素,但會辦事者有一點卻與眾不同,那就是他們一旦確定該辦的事情會立即行動,該出手時就出手。

徐強是重工機械專業畢業,深圳是個淘金的好地方,畢業後他就一直在深圳工作,雖然他是理科出身,但是靠著他的營銷天賦,一直在做機械銷售,從一個普通的業務員,一直做到了營銷總監。

一次偶然的機會,徐強到深圳的汽配城采購東西,忽然看到了一項剛剛出爐的新產品,HID氙氣燈,當時市場上是賣3000多元一套。讀機械專業出身的他,估計燈的成本不會超過1000元,這樣的產品,完全是屬於暴利的新興產品。

回到家後,徐強馬上通過互聯網對HID氙氣燈進行全方麵的了解,發現其目前是個非常好的項目,剛好他的一個堂弟就在一個專業生產HID氙氣燈鎮流器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