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院AI研究中心,實驗室。智腦計劃正式啟動實施。葉教授身穿無菌服躺在實驗室隔離間的軌道床上,在他身後是一架龐大的遠程操作手術儀。葉教授將接受腦手術,進行全腦精細掃描後,把記憶和思維意識轉化為數據,上傳到一個類腦神經智能模擬器,意識與人工智能結合為一體,構建成一個超級智腦係統。這項計劃進行了四年,葉教授和AI研究中心的李主任主導,帶領研究組做了大量工作,憑借神經網絡技術的突破,研製出一台類腦神經智能模擬器--龐大的仿腦結構計算集成體,它由五萬個核心處理器組成,從底層模擬人腦千億個神經元結構。使用植入智能係統的這台巨型儀器,可以與人腦神經互聯,實現人機結合成為超級智腦。一切工作準備完畢,隻差自願者上傳意識,最終完成這項前所未有的實驗。實驗實施的風險極高,需要進行開顱手術掃描全腦結構、橋接神經係統、上傳意識與AI結合。過程漫長而艱難,每一個步驟都極為精細複雜,隨時有可能出現問題,導致實驗失敗,參與實驗的自願者失去生命。葉教授經過深思熟慮,自願舍身進行這項智腦實驗,他將與智能係統結合,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生物思維與非生物思維的融合體”。他心知,腦萎縮病患已不能治愈,他在世上時日不多,而通過實驗上傳意識,一旦成功,他將以另一種方式“活著”。他可以為係統注入靈魂,誕生AI生命體,促成具有類人思維和情感的智腦。這將開啟一個新的智慧物種時代--新智人時代。除了科學院的研究和實驗人員,在全球還有200多個科研機構,眾多科研人員參與了這項智腦計劃的研究工作。今天這一刻,世界各地的AI研究人員、醫學專家、生物學家、神經學專家、意識科學研究人員、人機交互學者等領域的人,通過網絡在線連接,共同協作來實施這項實驗。凱西在賽場上接到電話,得知葉教授啟動實驗的情況,急忙趕來科學院,她試圖勸說葉教授放棄或暫緩實施。“我心意已決,你就別再勸了。”葉教授在隔離間通過傳聲器對凱西說,“人活著總得做點事,我這一輩子研究AI,最後死在這事上也值了,算是有所為。況且,不一定就真的死了,演算概率超過百分之十一,成功率可不小。”他笑了笑,“生在這個時代,我運氣比艾倫-圖靈好多了。早在上個世紀,圖靈就認為電腦總有一天能夠跟人腦並駕齊驅,可惜他沒能活著見到。”凱西心緒激蕩說:“您不必急著做腦手術,可以先嚐試上傳意識,等研究更成熟一些再做決定。”葉教授說:“關於意識,我們做的研究夠多了,盡管搞清楚了神經元的全部連接及相應機理,可我們仍不知道大腦意識如何產生。我隻能假設,基於量子糾纏熵不等式的推測,人腦也許隻存在一套穩定的意識係統,很難被複製,或者根本不能被複製。人活著,無法上傳意識到係統,可以形成一些記憶數據,但不具備完整的意識體驗。要創造一個真正具有意識的智腦,得嚐試舍去大腦,讓獨立的意識體與AI結合。”停頓一下,葉教授歎息說:“我也沒有足夠的時間了,隻有趕在大腦死亡前,將意識轉移到儀器裏,建立起相應的神經網搭線。世上沒有無懈可擊的計劃,是時候該做了,想要獲得就必須放棄一部分。”凱西焦急說:“行嘉怎麼辦?他還不知道這事。您是不是等和他見個麵,大家商量了再說。”“不用說了。”葉教授回應,“昨晚我和他在一起,該說的話已經說了,沒來得及說的也不需要再說。在心領神會之時,所有的語言都是累贅。”“行嘉不會同意的,他不想您出事。”“是啊!他在場絕對要拚命阻攔。我知道他那倔性子,瘋魔起來抄家夥砸了實驗室都有可能。阿月,等手術過了再告訴他,他來了吧,也就最後送我一程。”凱西難受之極,控製不住地搖頭。“他現在進入決賽了吧?”葉教授問。“是的!”“還算有能耐,比我想象的做得還要好。阿月,你悄悄給他優化了程序?”“我做了伏羲的升級,但要到比賽過後再傳給他。在賽場上,他憑自己的技術實力。還不錯,以第三名的成績進決賽。”“臭小子!居然給AI命名‘伏羲’,搞得也不知道是我創造了他,還是他創造‘我’,嘿嘿!有意思。”葉教授轉而對李主任說,“老李,假如實驗成功,那就也給係統命名‘伏羲智腦’,怎麼樣?”李主任應答說:“好!你是創造者,你就是伏羲。”葉教授又問凱西,“決賽有什麼評測項目?”凱西說:“一些藝術性的創造力,AI在繪畫、音樂、文學領域的表現,最後測試AI創作故事的能力。”“繪畫、音樂,聽起來蠻不錯的!”葉教授歎喟說,“還有幾分鍾時間,給我最後看一下賽場吧。”隨後,通過隔離間的顯示屏,他看到了AI賽場上的直播畫麵。一首旋律優美的小提琴曲傳來,節奏緊湊靈動,音符如泉水從高山流淌下來跳躍不休。這是AI係統根據樂譜發聲模擬演奏出的樂曲。提供同樣的樂譜,但每個團隊的AI表現有細微區別,演奏都精準無誤,風格卻不同,這就是“藝術”創造力的差別。音樂大師作為評委,能聽出每個AI對音樂表現出不同層次的藝術水準,給予相應的評分。葉教授這時聽到賽場上的這一首小提琴曲,是意大利名曲“無窮動”(Moto?Perpetumm),以節奏快而著稱,曲子優美而充滿生命力度。比賽選用這首名曲來評測AI,又是另一種寓意,代表了從過去幾十年以來,人類對於人工智能永無止境的想象、創造、研發以及實踐的衝動。這是科學探索精神的一種無窮動力之美。葉教授看到了賽場上的兒子。深深注視著,直至最後時刻的來臨。手術儀啟動,軌道床緩緩移動,將葉教授送至儀器平台上。腦外科醫生遠程控製手術儀的機械臂,為他進行精密的腦神經橋接係統手術,掃描全腦,上傳意識,數據化轉移他一生的記憶。凱西看著這一幕,忍不住為之落淚。“別難過,我不希望你們這樣。”葉教授最後說道,“你替我轉告他。別太在意一時的得失感受,目光放遠一點,人類的發展極限是意識精神領域的長久永存,這是一個必然要發生的事,泰然處之吧,正所謂拋去肉身,脫離苦海,才能無盡探索未來。我願做先行者,用另一種形態去創造和思索這個世界。”生命的逝去悄然無息。仿佛白天轉為黑夜。不止生命,還有死亡--這才是完整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