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會議,確實是不同凡響,因為,不僅有軍人參加,更多的是行政人員,特別是新生的力量,在會場上,很多主席團成員的麵孔,是那樣陌生,又是那樣朝氣蓬勃。

這一次會議的主席團之龐大,也讓人歎為觀止。

首先被邀請講話的是,中國同盟會的總理孫文,因為中國新軍的崛起,在滿洲地帶,還大力地招徠全國各地的有誌青年,王梁的軍事情報網,還按照栗雲龍的指令,向各地派遣了專門的人手,去尋找,搜羅名單上的人才,自然,偉大的民主主義先行者,胸懷大局的孫文先生,自然是上上之選擇。

中國新軍在軍事大勝利,即使在遠征日本的時候,也沒有忘記政治建設的人才收攬,並且,對這些人,進行了熱情洋溢地幫助,組織。

一九零三年,在中國新軍的強烈要求下,清政府不得不宣布,開放黨禁,允許民間組織不違背政府法令和暴力性的團體,於是,各種各樣的政治團體,紛紛建立。在一九零五年,因為中國新軍的輝煌勝利,響應新軍號召的各地青年學生,特別是在日本留學的中國人,紛紛起來,組織更多的政治性團體。孫文的中國同盟會,成立於一九零三年,麾下有各年輕英俊四百餘人,宋教仁和黃興等人組織的華興會,也在武昌。長沙等地設立了眾多的分支機構,上海地區的政治團體最為活躍,因為那裏是遭受日本侵略軍毒害的地方,因為中國新軍擊敗日本,民眾都將中國新軍視為他們的大救星,民心所向披靡,章太炎先生等人組織的光複會打著光複祖國台灣的旗幟,響應熱烈。後來,這些團體的領袖人物,都被囊括進滿洲政府的係統中,因為清廷逐漸意識到了危險,加強了監視和迫害,王梁的情報局,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將之拯救撤離到了奉天。同時,全國各地的有為青年,都將奉天視為中國未來的希望,民主革命,推翻反動的清廷政治的聖地,不遠千裏萬裏地奔赴,參加了滿洲地區的政治和經濟建設。那時,不僅是年輕人,甚至是很多的中年人,都喬裝打扮,闖過清廷軍的重重阻攔,趕到了奉天的,僅僅在一九零五年,就有三萬青年從各地趕到了奉天,成為中國新軍最新鮮的血液。

孫文先生當時三十九歲了,正是年富力強,閱曆豐富的時候,他熱情洋溢地闡述了中國新軍的政治理念,號召大家為未來的新中國而奮鬥。

接著,更多的主席團成員都起來發言。一個個都是後來的曆史大名人。

不過,其中一人的出現和講演,則讓人們感慨萬分,這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梁啟超先生。

“鄙人。不用再作介紹,因為,許多仁人都曾痛罵過,指責過,譏諷過,還有許多人,也曾追隨過,讚賞過,奉獻過,但是,那都是以往之事,我,梁啟超,今後不再是一個維新黨,不再是立憲派。不再是保皇黨,而要做一名堅定的共和主義者!”

梁啟超的話,讓所有的人都耳目一新。這位少年得誌的神童,後來學貫中西的大家,不唯政治上頗有思想建樹,更在種種的文化領域,有嶄新的創建。他也是當年百日維新的一麵旗幟,還是孫文等革命黨人戰鬥的敵人,可是,在中國新軍的極力說服教育下,他已經改弦更張,融入到中國新軍共和國的旗幟下。

在梁啟超先生的帶動下,還有更多的曾經的維新立憲派人員,都反正到了共和國派的陣營。

會議開了整整十天,氣氛之熱烈,前所未聞。讓奉命前來觀察的北洋新軍袁世凱的代表,百感交集。其中,軍事代表段祺瑞當即站起來表示,他也願意做真正的漢家兒男,為推動北洋新軍的去滿族權貴化而戰鬥,另幾個代表則一臉尷尬,,無法置詞。

會議的最後,進行了中國新軍的改組,並且,決定正式建立新的國家。

大會在數十個民間團體和政治團體的擁戴下,由主持人栗雲龍宣布,中國新軍將建立一個嶄新的共和國,實行民主政體,首都暫時確定在奉天,因為民主選舉的條件不成熟,暫時又會議協商確定基本的政府人選和機關構架。

國家的名稱是:中華共和國。國旗以新軍的紅底三星的軍旗暫代,國歌為《我們的大中國》,將建立政府,國會,法院係統等三權分立的體製,考慮到實際的問題,將實行一個三十年的過度期限,軍事係統暫時獨立在政府之外,成為國家威信的第四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