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卅二章,青森煙雲(二)(2 / 3)

在沿海的宮古城,雖然日軍也集中了一萬餘人,其中步槍四千支,機槍六挺,騎兵三百,氣勢洶洶,意圖一逞,麵對四百名中國軍隊,竟然被一陣衝鋒就撂倒了好幾百,然後,大軍一哄而散。

在中國軍隊的節節勝利追逐中,日本的大本營,天皇,政府機關,從宮古鎮的沿海地帶向著東北麵一路潰退,先到久慈,再到八戶,然後,一路狂奔到了青森。

有人曾經建議天皇向奧羽山脈以北轉移,暫時利用山地的險峻條件阻擋中國軍隊的瘋狂攻勢,可是,也有人提出了不同意見,在中國軍隊卓越的後勤保障機製的條件下,兩個軍的中國空軍師團,數個坦克師團,成為日軍的厄運,日軍在本州島嶼上,已經失去了和中國軍隊對抗的任何可能性。

所以,天皇指令全軍,向陸奧灣撤退,在合適的情況下,渡過津輕海峽,向北海道進發。

“也許,在那裏,我們才能夠暫時躲避中國軍隊的兵鋒。”

就這樣,日本曆史上大名鼎鼎,壯烈有為的明治天皇,失魂落魄,一路狂奔,譜寫了與中國古代南宋第一皇帝高宗先生相同的理想。下海去,下海去。

幾個小時以後,天皇和他的近衛隊到了青森,當那個城市寂寞蕭條地街道接納了他的時候,他忽然站住了,任由瘦弱的戰馬焦灼地刨著蹄子。

“鈴木。我們真的打算向北海道進發嗎?”天皇的聲音裏,滿是憂傷。

“是的,天皇陛下!”鈴木苦苦地微笑著,比哭更加難看:“除非,我們向中國新軍投降。”

鈴木的話,讓天皇一陣沉默,這是真實的可能,但是,又是天皇的底線,作為亞洲曆史上曾經的第一軍事強國,能夠將朝鮮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將滿清王朝擊敗的強悍的日本領袖人物,有著強烈的自尊心,要他投降,簡直是要他的命。

鈴木首相,已經在中國軍隊摧枯拉朽的攻擊戰中被打暈了腦袋,消滅了最後一絲僥幸和幻想的最高政府官員,卻深深地知道,在日本舉國投降的道路上,實在有很多的障礙需要克製,稍有不慎,他的腦袋就要搬家。下場將極其悲慘。

整個日本,能夠跟隨在天皇身邊的部隊,或者說是軍民人等,總共隻有一萬四千人了,真正的戰鬥兵約六千,而真正的正規軍隻有兩個大隊,擁有的武器是十七挺機槍,二十一門小型山炮,四千多支步槍。以及許多的棍棒。

日本國家的實力,已經衰弱到無法想象的地步,崩潰,也許就在一瞬間。

“投降,投降?”天皇微弱地念叨著這幾個字,“這怎麼可能?朕寧願殉國也不願意投降!”

實際上,這是天皇內心世界真實的寫照,很早的時候,從東京敗退的時候,天皇已經做好了自殺的準備,畢竟,日本有史以來最慘烈的失敗就在他的任內發生,曾經的輝煌戰功,更讓他難以認同現在的失敗。內心的痛苦遠比實際要來的殘酷。

在青森城裏巡視著,將軍隊和漁民都安頓了下來,天皇和幾位大臣,軍官的指揮官們,騎著僅剩下的幾十匹戰馬,最終來到了陸奧灣的海灘邊。

浩瀚的海洋,在一遍遍的海風鼓蕩下,衝擊過來一波波的海浪,衝刷著亂紛紛的海灘,有許多細碎的海洋生物在海灘上掙紮,海鳥在撲擊著海麵上的魚群,有少數漁船漸漸地行遠。如詩如畫的情景讓天皇,也讓鈴木,讓所有的日本人都淚流滿麵。

“到底過不過津輕海峽?”天皇問道。

“陛下,我們是和敵人決戰,還是暫時避免鋒芒?”鈴木到底是官場老手,沒有直接回答問題的實質,而是將皮球踢還了天皇,由他老人家自己來選擇。

現在的天皇身邊,能夠說得上話的,就數鈴木和前原了,其餘人等,不是戰死,就是自殺,或者失蹤,天皇已經到了孤家寡人至高無上境界的邊緣了。

天皇沒有回答。

在十幾分鍾以後,陸奧灣的海灘上,那一簇幾十個人的騎兵,爆發出了驚天動地的哭喊聲。

日本皇家近衛隊一個大隊的士兵,隻能遠遠地觀看著,沒有長官的命令,絕對不敢靠近一步。

其實,日本君臣哭泣海灣,毫無方略。山窮水盡,再無轉換餘地。

痛哭了一場,天皇忽然慘痛地拔出了自己的佩刀,交給了鈴木:“鈴木君,朕已經決定,將全部的日本軍民,都交由你來指揮,迅速征集船隻,糧食,搶過津輕海峽,到達北海道。在那裏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