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零六章,激戰土肥原(2 / 2)

中國軍隊的坦克部隊出擊,分為三路,在空軍戰機四十架的掩護下,各以三十輛為一個單位,保護步兵千人,向日軍的正麵發起攻擊。形成了所謂的中國軍的刀鋒-----這是日本的稱呼,因為三路部隊,很象中國古代三尖兩刃刀。

土肥原決心將中國軍隊驅逐下海,所以,傾注了主力,將原本的陣地收縮,抽調出兵力來,又因為擔心大集團調動遭到中國空軍的襲擊,不得不分批投入戰鬥。兩個師團加上一個軍團直屬部隊,五萬五千餘人,首先動用的軍團的直屬部,四個聯隊,九千人。

中國軍隊有部隊兩萬三千人,其中,中國本身的部隊一萬一千人,餘為朝鮮軍和日本新軍。防守在鬆山城的有三千人,掩護登陸地點和運輸船,路線的,三千人。能夠用於戰場的,最多可達一萬七千。實際上,因為會戰的特殊地形,中國軍隊隻有一萬人能夠派上用場。

中國軍隊的坦克和步兵的混成部隊,戰鬥力超級強大,尤其是坦克,讓日軍的步槍和機槍無計可施,手榴彈也很難發揮實際的效用,因為有中國步兵的配合,日兵對坦克的直接威脅,等於零。

曾經有日軍身上綁著炸彈試圖接近坦克,進行人體炸彈式樣的爆破作業。可惜,立刻就被中國士兵給射殺了。

一加一大於二,這就是中國軍隊步坦協同作戰的效能,還有天空的飛機助戰,僅僅這個陣容,中國軍隊上至於旅長,下至於士兵,都知道,已經穩操勝券。

在朝鮮軍的左翼,中國軍隊的三個刀鋒形狀出現了,立刻,他們就替換了那裏的朝鮮軍,使後者可以將全部力量都騰出來,用於對付正麵突擊的日軍。

三路犀利的進攻部隊,象犁尖兒一樣,鏟進了日軍陣容之中。,所當者死,所逢者滅。

一片日軍緊急地躲藏在地下,朝著中國軍隊攻擊,非常勇敢的日兵冒著坦克炮火和天空的轟炸,專門攻擊中國步兵,可是,他們數量少之又少的機槍,單純的步槍,使之火力不足以和中國步兵相抗衡,而中國空軍一陣陣卑鄙地投彈,吞沒了一片片洶湧澎湃的日軍衝鋒潮流。

“如果同樣的條件,我們一定能夠打敗中國軍隊!”一名被俘的日軍官痛心疾首地反省道。

這話相當硬氣,也相當無聊,扯淡,如果有同樣條件的話,中國軍隊在一九三七年,估計能夠反著打進了日本,東京城裏能不能幸免一場災難,還要看統兵大員的心情。

有一點兒沒錯,中國軍隊就是裝備太好了。

用飛機坦克去欺負一個大米加步槍的臨時組建的部隊,真是無語哦。

不,應該顛倒過來,一個大米加步槍的民兵隊,來欺負人家一個武裝到牙齒的鋼鐵洪流,找死哦。

兩千多人的日軍,就在四千人的中國步兵和坦克飛機的聯合打擊下,迅速崩潰,瓦解,不到二十分鍾,以望遠鏡子觀察的日軍某旅團長就眼紅了。完了,全完了。

中國坦克已經不開炮了,犯不著,隨便用機槍散射更合適,更節省炮彈,打的日本人更多。很多時候,坦克飛快地衝鋒,將日本人直接軋掉,因為坦克速度太快,即使那些日本兵有手榴彈,也發揮不出來,普通的一兩顆手榴彈,不過給坦克撓癢癢。

最後一個聯隊使用上了,號稱軍團直屬部隊的預備隊的使用,預示著日軍的第一輪攻擊已經失效。

朝鮮軍集中兵力,勇猛向前,將日軍擊退,日軍火力不足,是硬道理,隻能撤退,雖然很多日軍偽裝死亡,等人家朝鮮軍官兵經過時,突然跳起來給人家一匕首。,可是,這不過是作戰的特例,弄死幾個還行,整多了,就漏餡了。朝鮮軍不管三七二十一,發現日軍也不管死活,先點射幾下再說。

日軍被驅趕,朝鮮軍猛追,戰場對峙線好象拔河的繩子,這回,向著日本軍陣地反過來。

基本上,是三路作戰,中國軍陣地上,左翼的是朝鮮軍,右翼的是一個步兵營加後來增援的朝鮮軍一個營,中國軍一個騎兵連,日本新軍一個營,後來,再增加了兩個中國步兵營。源源不斷的中國軍隊,成為日軍一個聯隊的惡夢。

中國主力軍隊,已經和新趕出來阻擋的日本軍預備聯隊交火。

很明顯,日本人使用了唯一能夠使用的毒辣招法,人體炸彈襲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