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更加地晴朗,雲層從厚實到菲薄,又到了無,漸漸地袒露出湖畔般的明淨來。
飛機,在天空裏咆哮著,翻飛著,追逐著,射擊著,不斷有一架接著一架的飛機冒起了濃烈的黑煙兒,哀叫著栽下來。
正在這時,突然,從西北部的天空裏升起了一大片銀色的雲朵,向著這裏浮來,不久,就呈現出真麵目。隨即,地麵的中國部隊就歡呼起來。
數十架中國殲—2戰鬥機殺來了。
就此,這一大規模的中日兩軍的對抗作戰出現了重大變化。
為了減少部隊的損失,中國軍隊采取了謹慎小心的方案,以卑鄙的特洛伊木馬的方式,終於混雜在日本難民的隊伍中,潛伏並襲擊占領了日軍陣地的一段,可是,效果並不明顯,一來,滲透的部隊有限,還不能發揮摧毀性的作用,二來,日軍拚命反擊,特別是坦克部隊,塚本師團長一聽到陣地被中國軍隊突破的消息,就蒙了,蒙過之後,就咆哮如雷,一下子竄起兩尺多高。在身材的劣勢和沒有專業訓練的情況下,在沒有任何準備的情況下,中將的跳高能力讓所有軍官都嚇蒙了----他們的反應比中將到底遲緩了一些,現在還處於初級階段。
塚本向近衛大將保證過,一定要堅守住此防線,花費了巨大代價修築的防線,僅僅幾天就丟了,實在可惜,而中國人不過是略施小計,根本還沒有見過大陣仗啊。
緊接著,第二批和第三批的通訊兵,以及電話聯係,才讓中將稍微恢複了些人的理智,不再張牙舞爪幾乎吃人咬人的獸性。他迅速地走到地圖上,規劃了陣地危機的地點,然後做出了合理的部署。
“立刻給我接竹下官房長官!”
中將的壓力非常大,因為近衛大將親自對他講,守本州必守下關,守下關必守北九州,而守北九州必守南出二十裏的山地防線。說到底,近衛親王將這一個臨時地,匆忙地構築起來的防線,看成了帝國命運的根本,給予塚本的直觀印象是:防線丟了,日本就亡了。
塚本這樣想不這樣想,關係似乎不大,作為被重新起用的殘兵敗將,他有著先天的原罪,所以,嘴巴很知趣地閉得緊緊的。
竹下永七是近衛軍長親自邀請來協助,無庸說是監督塚本的日本高級官員,雖然是文官,可是,畢竟打東京來,是政府的要員,級別太高了,讓他掌握坦克部隊和空軍的指揮,盡管是名義上的,也是適當的。
竹下長官倒是很痛快,立刻調遣部隊反擊,特別是坦克,一下子就抽調了六十餘輛,幾乎是傾巢出動,很快就調集到出事地點,長槍短炮,幹得很凶。
日軍的反擊攻勢很猛烈,前前後後抽出了一個聯隊約兩千餘人,自然形成了一個厚厚的甲殼,包裹在中國軍隊插在日本陣地上的創傷口處。
戰鬥進入了白熱化,孫武集團也在東線進行策應性的攻擊,主要是大炮和坦克的轟擊,因為有高射炮和機槍群,他們也不怕日軍的飛機轟炸,東西兩頭一起動手,向日軍防線打擊。
但是,孫武沒有派遣步兵直接進攻日軍的防線,麵對寬闊的水網地帶,直接強渡,簡直就是找死,孫武為了佯攻的效果,派遣兩個營的日本忠義軍開到前沿,橫著擺開。
段大鵬等待著機會,畢竟,新的部隊從那個被趟開,其實也有日本軍人接應難民而指引的道路,逐漸地增援上去了。而中國空軍從南線大規模開到參戰,讓他喜出望外。根據經驗,上百架之多的中國空軍的作戰,在摧毀了日本空軍以後,戰鬥將會一帆風順。
可是,西北地區的天空突然飛來的中國殲---2飛機的加入,讓段大鵬的正常計算,受到了嚴重的擾亂-----根本不需要太久了。
果然,百十架日本戰機,是這一帶的全部,雖然都起飛和中國南線來的空軍作戰,正處於混戰的關頭,難分難解。卻不能避免背後軟肋大開的實際,被中國突然增援到的殲---2戰機一陣猛衝猛打,刹那間就遭到了無比慘烈的損失。
這就象兩個人打架,而背後突然又闖出一人,狠狠地來了一刀。架打不下去了。
以小編隊作戰,是當時的戰鬥特點,日本的小編隊在激烈的空戰中,根本分辯不出背後來的敵人,當亂戰的間隙,某些日本戰機看到了新的敵人時,已經晚了。缺乏及時通信聯係的當時戰機,隻能自己迎戰或者逃跑,不能通知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