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三八章,地獄之火天上來(1 / 3)

硝煙四起,在壹歧島的東部海岸線的一個登陸點上,五裏寬的海灘,舒緩平和,有無數的貝殼堆積起來,成為堅硬的,五顏六色的奇異的灘塗,日軍構築的步兵火力點兒,雖然很巧妙,還是被一個個地掀起,因為工事裏攙雜了過多的貝殼物質,非常堅固,可是,在大口徑炮彈的打擊下,還是迅速崩潰,而且,越是堅硬的炸點土壤,越是產生更大的爆炸威力,擴大效應,彈片和貝殼紛飛,將躲藏的日本官兵炸得嗷嗷直叫,轉身就逃。

八個火力點兒都被清除,隻有兩個半地下的工事堡壘,非常堅固,上麵被炸毀滅了,總體的構造還是堅挺著。

艦隊一字擺開,威脅震懾敵人,隻有三艘戰列艦以前首的主炮攻擊。

陽光的渲染,將大炮的筆直巨管,發射時噴湧的餘氣,炮彈飛翔的軌跡,以及炸點在一瞬間的壯烈,海灘上寬闊的,逐漸向島嶼腹地紋起的丘陵形狀扇麵,遠處島嶼上青翠的稀疏的鬆林,描繪成一幅壯麗的圖畫。

海鳥成群結隊,在炮擊開始以後,刹那間四散飛逃。

“不行,萬一敵人在那裏弄的是半地下工事或者地下坑道呢?不給我們的步兵徹底掃清障礙可不行。”艦長一麵觀察,一麵指示:“使用穿甲彈。三枚,一定要穿透日本人的工事!”

雖然穿甲彈的彈體小了許多,可是,這是中國新軍奉天兵工廠的秘密的,先進武器之一。現在才剛研製成功,生產出一批,要是中國坦克部隊早就配備了它的話,就用不著將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空軍的先敵打擊上,事實上,在朝鮮戰場上,中國軍隊勝利得相當不容易。幾乎是在旗鼓相當的情況下,以超前的戰略戰術成功的。

自從有了穿甲彈,中國新軍在技術兵種上,又邁出了重大的步驟,對付敵人的坦克部隊,可以輕而易舉了。

穿甲彈安裝,發射,炮兵們的動作一氣嗬成,流暢嫻熟,炮彈發射的震撼,後門打開時的硝煙,都讓炮塔上裏充滿了緊張的氣氛。

一枚枚的穿甲彈砸到了目標上,幾乎是同一位置,落了下去,然後,爆炸,三枚炮彈,將那座堅固的堡壘炸得七零八落。

在轟擊海岸線的同時,中國航空母艦上的飛機出動了五十架,對敵人的島嶼上所有的軍事目標,進行地毯式搜索,尋找敵人可能的飛機場,畢竟,敵人還可以從九州島往這裏緊急增援,或許,敵人還有秘密機場,或許,可以在幾個小時之內,動員力量搶修機場。

事實證明,中國軍隊的推測不錯,日軍果然在兩天時間裏,就搶修了兩個機場,但是,飛機卻沒有能夠搶修幾架,被中國空軍炸慘了的日本人,好歹才從廢墟中撿回了六架飛機,卻馬上就被中國海軍航空兵給逮了個正著,一陣凶狠的掃射,將飛機附近的日本士兵守衛打死,幾顆燃燒彈下去,將飛機點燃了。

在熊熊燃燒的大火焰麵前,在日本官兵惱羞成怒,憤怒地以各種方式的武器,步槍,機槍,山炮,甚至是手槍,對空中的中國強盜進行還擊的時候,他們已經迅速拉起了飛機,溜到了五千餘米,在日軍的武器射程之外看著笑話。

日軍亂槍齊發,也無能為力。

日軍很生氣,很討厭,很淒慘,可是,很無奈。

現在的戰爭,已經完全演變了,一邊倒,中國新軍取得了軍事裝備上的絕對優勢,又是空軍轟炸,又是海軍艦隊的轟擊,而日軍隻有可憐的步兵,老老實實地呆在島嶼的中間,連海邊都不敢去。

如果日軍真的要堅守海灘,堅決打擊中國新軍的登陸部隊,估計,用不著登陸部隊,僅僅是海軍艦隊,就可以把日本武士給轟成碎渣渣了。

這是無奈的戰爭,毛利師團長還是冷靜清醒的。唯一痛心疾首的是,中國空軍在偷襲日軍空軍基地的時候,他為什麼沒有早做準備呢?

中國空軍真是卑鄙啊。

早二十年前的話,世界大國之間的交戰,還很古典,很文明,很講究方式,往往是正式地宣告交戰,給出一定的準備期,然後整理還軍隊,再進入戰場,那簡直有中國春秋時代偉大的仁義學家宋襄公先生的遺風,即便在一八八三年到八五年的清法戰爭中,特別是所謂的馬尾海戰,事先,法國軍艦也向中國軍隊通知了。

偷襲,奇襲,不宣而戰,是日本人的風格,現在,被中國新軍學得極好,極妙,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以子之矛,攻彼之盾,搬起日本人采集來的石頭,砸日本人的腳板板,真叫過癮啊。

日本人被中國人,被亞洲人的痛恨,是有原因的,日本軍隊在戰爭開局的方式上被世界所鄙視,也是有根據的,偷襲清朝的牙山大營,偷襲海軍運輸船,偷襲北洋水師,偷襲俄國艦隊所在的仁川,旅順等地,到後來偷襲珍珠港,全是鬼鬼祟祟的作派,連王八之氣都沒有。

毛利師團長其實也真的沒有辦法來防範中國空軍的偷襲,當時還沒有雷達,隻有飛機到了才能判斷。那時,絕對遲了,而中國軍隊就深知這一點兒,先發製人,後發製於人,偷襲有理,打人有利。

再說,日本人沒有中國新軍那種對空的高度重視的防禦意識,既然沒有能夠起到作用的預警係統,就隻有加強機場的防護能力,中國軍隊有高射機槍,大口徑的機槍,射程遠,威力大,打著飛機就是一大串的黑窟窿,連飛機的油箱都能夠打穿。至於高射大炮,更是威力無窮。幾乎在每一個機場,隻要有危險性,往往配置相當大兵力的防空力量,比如,在現在的釜山,盡管日軍偷襲的可能性不大,還是準備了三個高射炮團,四個高射機槍營,日本飛機因為距離太遠沒有去,要真的去了,估計也很難有作為。

在朝鮮戰場上,在之前的戰鬥中,都顯示出,中國軍隊對日本戰機有充足的手段,並不懼怕它們的進攻。相當多的日軍飛機是由中國高射部隊擊落的。

海軍艦隊的海麵打擊和空中轟炸,將日軍整得暈頭轉向,苦不堪言。隻能靜靜地等待著中國步兵,以求一戰。毛利師團長將日軍的大部分兵力都隱藏好了,數萬軍隊鑽進了許多丘陵和山川地帶的洞穴,坑道,或者樹林,穀地,分成四個作戰區域:“我們要對中國新軍,進行特殊戰爭!”

日本人將有限的一千多顆地雷埋到了合適的位置上,還將島嶼上的道路徹底破壞,以防止中國坦克部隊的順利通過,隻要是中國步兵,日本人就有辦法。

地雷,是日本軍隊從德國和英國得到了寶貴的東西,在朝鮮戰場上,還沒有這些武器,日本又是進攻方針,不太需要,現在,有限區域的防守,就來得太是時候了。

地雷的研製成功和裝備部隊,大約在十九世紀到二十世紀之交,真正曆史上日俄戰爭時,俄羅斯軍隊已經大量地在旅順周圍的高地上使用了,將日本兵炸得很慘。

空軍的偵察,已經明確地告訴了白強司令員,島嶼上的日軍規模很不小,要不,他們不會擁有那麼多的機場,成百架的飛機,日軍一定很重視這裏,設立了重兵集團。所以,白強司令員不敢怠慢。告訴空軍,繼續偵察,繼續尋找敵人的大部隊,然後轟炸。

一天以後,大批的商船和漁船,朝鮮人的破舊東西,運載著三千朝鮮軍,兩千中國軍隊,一溜兒滑到了島嶼附近的海麵。

在西北風的吹送下,朝鮮漁民和船工,非常悠閑。

這些船舶,隻有十幾艘是機器動力,還是日本人丟棄的破船修建的。

中國軍隊將海參崴一帶控製的原俄國商船,部分軍艦,改裝的海軍運輸部隊,擁有四萬噸的運輸能力,卻沒有能夠及時跟上渡海作戰,隻能臨時用用朝鮮貨了。

實際上,白強和段大鵬心裏都有些膽怯,畢竟太平洋上不太平,風暴什麼的還是很多的,冬季作戰雖然風險已經少了,還是需要格外小心謹慎,中國新軍是陸軍部隊成長起來,對海洋的認識很有限,經驗也不足,最擔心的是海上風暴對艦隊,特別是噸位較小,抗禦風浪不強的運輸船隊的威脅。日本不是有神風嗎?真他爹媳婦的鬼,硬是將中國元朝,也可以說是蒙古國的全盛時代的水軍三次給吹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