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三六章,抄襲壹歧島(1 / 3)

清庭突然反對進軍日本。

這個消息傳到了奉天,傳到了清川時,栗雲龍已經起程到了釜山,策劃著將聚集到朝鮮南部的中國新軍的編製和進軍目標。各種具體的戰爭細節,物資的調配等等。

“鎮日親王,日本雖然為我國之敵久矣,然而,畢竟是海外一強國,為列強所公認,親王所部,意欲滅亡日本全國,大失仁義持重國際往來之本意。況且,列國相爭,利益使然,日本縱然荼毒於我,我卻不能反加諸身,以為同流合汙之類,可速速派遣人員,通過中間國家,對日本和平,取得若幹條款,略示懲罰之意即可。”

此一紙公文,是從清廷軍機處的名義發出的,沒有皇帝或者太後的名義,但其中蘊藏的含義,十分深邃。

清廷為什麼要反對進軍日本呢?忽然由狂喜到不安,到出手阻止?難道是日本天皇派遣了使者哀求?或者是兩者之間有了什麼秘密協約?

栗雲龍尚不確定,但是有一點兒,清廷要養虎於外,牽製中國新軍。這一點兒,在現代的中國軍官們看來,並不困難。

怎麼辦?栗雲龍回答得好:“得了吧,牛叉啥?”

以陰謀詭計視之,中國新軍現在調配了兵力,將龍飛正式確定為遼東鎮守使,曹福田師團則東調遣朝鮮,留下一部分兵力,加入龍飛師團。王梁情報局則將郭明特戰旅調遣到遼寧西南於河北省交界地帶。現在,遼東半島的海上威脅,已經隨著日本艦隊的灰飛煙滅而徹底消除,剩下的,就是防止清廷的搗亂,防止袁世凱北洋軍的突然襲擊,盡管政委已經在和袁世凱周旋,談判,將要決定重大的事項,可是,做好萬一的準備還是必須的。

對曹福田這樣的前義和團首領,中國新軍保持著兩麵的觀察,一是老實肯幹,二是有濃鬱的忠君思想。在清廷的關係上,可能有反複,並不可靠。所以,龍飛才成為獨當一麵的部隊將領,所部編製為滿洲新軍留守軍,由原來的一個多師團,增加到了兩個師團,又增加吸收了若幹的地方民兵編製進來,在一個月之內,加緊訓練,以老兵為核心,細胞分裂方式,迅速組建出新的師團,到了兩個月以後,三個師團已經組建成功,主要的軍官都是龍飛師團的人,師團的規模減小了,每師團不過一萬五千人,但是,武器裝備卻沒有減弱。因為從日本鬼子那裏繳獲了大量的武器,前線沒有多大用途,向後方轉移了不少,在龍飛軍隊裏,組建了多個炮兵團,又增加了三個坦克營,兩個空軍作戰中隊。如果袁世凱或者什麼人膽敢進攻偷襲,則一定沒有好果子吃。

以軍事為準備,以政委為斡旋,栗雲龍不再擔心什麼,專心致誌地研究對日作戰的問題。

釜山軍港,碼頭,沿岸的街道,都籠罩在一片肅殺的軍事氣氛中。中國新軍的東征部隊的總指揮部就設立在這裏,段大鵬的軍部,在不遠處的一個山穀裏。

海風吹著海岸線,冬天的陽光時而光輝燦爛,時而閃爍著紅暈,隱隱約約,將所有的海鳥群都鍍上了一層金黃色,波濤在微微地起伏著,大海安靜如處子,一片片朝鮮漁船,正揚起了桅杆,靜靜地等待著,古老的木材料漁船,有著簡陋的船艙,大大小小,相互攙雜,沒有人,以錨繩鏈條捆綁在一起,又拴在岸邊的巨石樁上。

人在海岸上,數十人一股,等候著,將一些幹材堆積點燃,一麵烤一麵大聲地議論,都是朝鮮漁民。

“什麼時候渡海呀?”

“不知道!”

“喂,你的軍餉領了沒有?”

“領了!”

“多少?”

“按照級別領,我領了三兩。”

“你個兔崽子,不少啊。”

“你的肯定也不會少,中國新軍真是財大氣粗,出手大方!咱們跟著中國新軍,絕對不會吃虧的。”

這些人,是中國新軍征集的漁民,船夫,按照漁船,商船,又將它們分成了兩部分,並且給予優厚的待遇。

目前,已經征集了一千三百多艘漁船,都是小型的。商船有一百餘艘,也不大。按照中國新軍的第一期登陸作戰的要求,實在差得太遠。特別是大型現代化的商船,在朝鮮簡直是空白,所以,要運輸大量的坦克,汽車,飛機渡海,困難非常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