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的太平洋艦隊,是它最薄弱的艦隊,看看日本人將敗,自己的戰略就要崩潰,咬咬牙,幹脆將它們劃歸日本人的艦隊之中,因為東鄉艦隊敗逃到了長崎,後來又轉到了佐世保,惶惶然如喪家之犬,德國艦隊隻好向五島列島前進,希望能夠在佐世保之間遭遇日本艦隊。
英國的皇家太平洋艦隊,也著急地趕來了,不過,英國人顯然沒有德國人忠誠老實,一麵大聲地叫嚷要援助日本,卻不舍得孩子,他們決定在關鍵時刻再出麵幫助日本人。這種種情況之下,東鄉平八郎艦隊就是想躲避也不成了。
大山岩元帥給東鄉發出嚴厲的指令,要求他立即就趕回到下關,也就是中國人所熟悉的馬關,在這裏,中國清朝政府的全權代表大臣李鴻章,被日本浪人打成了臂傷,並且脅迫中國清廷,簽定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下關一帶,南麵就是北九州港口,是日本著名的一個大海峽,如果以日本人的眼光看來,就相當於非洲和歐洲之間在西部的直不羅拓,中東地區的波斯灣的霍爾木茲,新加坡的馬六甲,地位是相當重要的,是九州島嶼和本州島嶼的關卡,網東的話,就是著名的三島嶼之間的瀨戶內海。一個巨大的天然良灣。再行的話,往南則出豐戶水道,到達遼闊的海洋。所以,據守在下關和北九州兩港口,可以堵截住中國艦隊和其他兵種對日本的直接入侵,配合陸軍的話,可以兼顧左右。
東鄉大將固然是驚慌失措地潰退,可是,那幾乎是唯一的辦法,在徹底搞清楚艦隊遭到襲擊的真相之前,他無法向整個艦隊的官兵交代,如果戰爭還是這樣打下去,日本艦隊就會莫名其妙地完全被消滅,他遠遠地逃避,看起來是軟弱渙散,無能為力,其實是不計榮辱,為日本人保留了海軍的一點兒種子。
但是,大山岩元帥的指令不僅僅是軍事方麵,還代表著日本政府,甚至是天皇的意思,東鄉是一個標準的職業軍人,對政治很不感興趣,可是,服從上級的命令,他還是得執行的。於是,他給大山岩發出了電報,詳細地闡述了自己的觀點,首先派遣情報人員,不惜一切代價,搞清楚中國新軍的秘密武器是什麼。
大山岩元帥沒有那麼多的耐心和好脾氣,被戰爭搞得非常狼狽,甚至屢屢想到自殺的元帥,已經近乎瘋狂,毫不猶豫地就發來了三封加急電報,要求他們必須向下關挺進,否則,他將日本執政的名義,以日本民族光榮黨黨魁的名義,立即撤換東鄉,並取消其一切軍事榮譽。“你要對日本負責,如果你繼續逗留在佐世保,則我們們精心照料的艦隊固然可以避免犧牲損失,可是,在帝國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它要這樣的一支艦隊有什麼意思呢?”
沒有誰說的話是錯誤的,大家都是為了日本帝國,為了最危急的日本的命運。這時,天皇也被大山元帥抬出來,以天皇的名義,給東鄉再次發出了立刻回兵下關的電報。並且嚴厲責備其貪生怕死的行徑,譴責說,他的行為有違武士的道義精神。
東鄉想要繼續頂牛也不可能,想來想去,他還是咬牙服從了命令。
在佐世保的港口外麵,一艘艘第一特混艦隊的戰艦迅速地起航了,東鄉很有預感,回首望著佐世保港口內外歡送的人群,流下了激動地,淒涼的眼淚,還寫了幾句中國古詩。《離佐世保感懷》:海水滔天鼓聲濃,敵寇凶殘羽書急,十萬精銳著重甲,不知何日再複來。
當然,東鄉大將沒有帶足十萬精兵,詩人的浪漫和虛擬,將其海軍官兵三萬餘人擴大了N倍。不過,這三萬餘人,確實是日本海軍最後的精華了。
帶著沮喪和失敗的心情,東鄉滿懷著對未來前途的幻想破滅感,帶領艦隊緩緩地衝出了崎嶇狹長的海道,向著西麵挺進,然後,經由五島列島的東麵海道,向壹歧島的東道海灣行去,他沒有回到下關或者北九州,在和大山岩商量了以後,決心孤注一擲,向已經侵入對馬島的中國海軍艦隊,發起致命的一擊。
他的意見是,在軍事上屢屢得手的情況下,中國新軍一定驕傲自滿,這是無法回避的,所以,侵入了對馬島嶼的中國海軍,一定非常驕傲狂妄,戒備的鬆懈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加,同時,這個艦隊的老底子,是前俄羅斯海參崴艦隊,基本的軍艦質量,都落後了一些,所以,東鄉艦隊要是麵對麵和這個艦隊作戰的話,他有絕對的把握,畢竟,他還有四艘航空母艦,三百餘架戰機,還有好幾艘戰列艦,幾艘重型號的巡洋艦,這樣的實力,麵對這時候的任何一支世界級的強國海軍,他都不畏懼。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我們是有可能勝利的!”
“那好,你說說擔心的地方。”
“神秘的海底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