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章,第三特混艦隊的末日(1 / 3)

三巨頭將事情反複考慮研究,決定根本的戰略是,隨機應變,視情況的發展而變,但是有一條非常關鍵。栗雲龍強調說:“我們的坦克部隊要集中使用,現在的空中威脅還不是致命的,如果我們稍加空中掩護的話,坦克部隊現在還是拳頭產品。一定要發揮好,發揮好了坦克部隊的戰鬥力,戰爭就勝利了一大半。”

王梁軍情局長開始一直不吭聲,這時,才補充道:“我們的人員已經對日本坦克戰的思想做了一些偵察,對於德國陸軍的基本思想,英國人的戰爭思想,都有了一些了解,我們的留學生做出了很大的貢獻。現在,我敢斷定,德國人的坦克戰思想,還是很簡單粗糙的,還沒有達到大規模使用的決戰的地步。英國人更差一些,他們重視的還是海軍,那是他們的命根子,日本軍隊,基本上將坦克部隊使用於各軍中,雖然以師團編製,與我軍同,但是,很快就將分散使用,作為步兵各聯隊的攻擊掩護。”

“你敢確定?”栗雲龍驚喜地問。

“確信。這裏有兩份情報,一個是東京來的,一份是朝鮮人送來的,不過,我覺得,朝鮮人的情報對我更有啟發性。”王梁道:“那裏有數千名的日軍經過,發現了五十輛坦克。這就是說,一個聯隊的步兵,配備數十輛的坦克。”

“這樣說合理嗎?日軍既然以師團為編製,為什麼不將坦克集中使用呢?”政委懷疑。

栗雲龍說:“我倒不懷疑,你想,日本人雖然精明強幹,可是,並不是什麼都行的。他們畢竟是海洋生物,對海洋很熟悉,很在行,可是,對待大陸方麵的事情就有許多問題了,你想,在二戰中,日本人就犯了很多低級的錯誤,比如,對侵略中國的逐次增兵上,缺乏陸軍主戰坦克等,要不是的話,在和蘇聯軍隊衝突的時候,也不會敗得那麼慘。德國顧問也不會說他們還處於一戰時的裝備水平。”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就太好了!”政委興奮了。

“是啊,有時候,我們也不能將敵人想象得太精明強大,否則,我們自己就不好做工作了!”栗雲龍道:“能夠引誘日軍深入,是我軍能不能放出膽量,以第二集團軍的東出距離為衡量,所以,我的建議是,在日軍進逼的時候,要第二集團軍猛烈地反擊,將日軍打痛打慘,使之誤以為是我軍的大部主力,坦克也套使用一些,否則,我軍部隊將付出較大的傷亡,敵人也產生懷疑。”

這個思想被大家所認同了,於是,就征集各集團軍指揮的意見,大家也沒有什麼好說的。

全州淪落以後,段大鵬派遣了徐竹師團長為東麵第一線的指揮官,負責臨機處置一切的權利。雖然部隊改稱為集團軍,各師團還是照舊,不過是因為坦克師團的編製,空軍部隊的加入,才使軍隊的成分更加複雜而已。

徐竹駐紮清川,深刻地領會了軍團部的意見,決心將自己所部為誘餌,將日軍釣上岸來,然後給全軍一個殲滅敵人的良機,故而,十分積極,將師團部直接前移到了清川。

在清川城外,徐竹建立了一個由三道封鎖線組成的防禦體係,每一道防禦線上,都開挖了大量的溝壑,還設置了巧妙的陷阱,將之深度挖掘到足夠。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坑道的開挖,絕大多數是一個規則的鞋形,鞋後跟兒深,前麵淺,對著東麵或北麵南麵,日軍可能來的方向,一旦日軍的坦克進入,隨著其迅速地移動,將一頭紮進來,在深深的鞋底部位撞得七葷八素,再也難以出來,這就是後來著名的徐氏陷車坑。

總之,針對坦克部隊的良好機動性,徐竹師團做出了相應措施,將主要的精力都放到了這上麵,隻要能夠製服敵人的坦克,則其他一切都好說了。

徐竹師團駐紮在清川的部隊並不多,一個旅,六千餘人,因為分駐在城內外和幾道防禦線上,顯得兵力有些單薄。不過,在城市後麵的適當位置,徐竹都了新的安排,對於經受日軍一個師團規模兵力的衝擊,他還是很有信心的。

徐竹是一名善於獨立思考的智將,基本的思想是防守反擊,所以,前沿的兵力很分散,同時注意撤退路線的通暢安排,還要求各部隊,能夠將敵人的情況,及時地通報到師團部來:“至於戰鬥的結果,視你們的情況而定。”

為了對付日軍的坦克,中國軍隊還鋪設了地雷帶,這種專門對付坦克的大地雷,是中國新軍的秘密武器,當然,軍是普通的地雷,對當時的坦克威脅也是很大的。新生的坦克有很多的缺點,在中國新軍情報員的筆下,它們的情況是,爬坡能力不足,超過三十度的坡就無能為力,速度僅僅為每小時二十公裏。最快的輕型坦克的速度是四十公裏每小時。

中國軍隊還采用了手榴彈集束的應對辦法。將手榴彈捆綁起來,加大了威力,如果丟棄到合適的位置,給坦克撞了壓了以後,坦克就危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