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地應付了幾場,段大鵬就回到了軍部,在漢城,各部隊已經駐紮下來,關鍵地是,根據漢城具體地帶,合理地分配兵力,構築工事,總之,中日之間,將有一場大仗要打。
朝鮮軍在漢城地麵的,也有五個師團,實現了統一編製,每師團兵數達到一萬五千人,可惜,他們的戰鬥力很有限,在中國新軍看來,隻能作為扶助部隊使用。搞搞後勤,偵察什麼的。看看俘虜的能耐。隻有李完用掌握的朝鮮第一師團的實力稍強。
以段大鵬的現代綜合軍力統計和計算,當時純粹根據武器裝備來說,一個中國新軍的師團,在同等人數下,相當於朝鮮軍五個師團到六個師團的能力。如果考慮到中國師團的官兵數量,則一個師團是朝鮮軍的十幾倍。
雖然戰爭主要靠的是人來決定,但是,武器裝備的性能和機動性,可以使之翻倍,最主要的陸軍差別,是普通步槍和衝鋒槍之間的射速差。大炮的數量,坦克等。如果真的將坦克算上去的話,這個比例還會擴大到無法想象的地步,基本上,這時的朝鮮軍隊還沒有對付坦克戰的任何心理準備,三個中國新軍的坦克團,能夠掃掉朝鮮全國,絕對不是聳人聽聞的怪事。
因為有強大的軍力,段大鵬並不擔心朝鮮君臣敢於搗亂,於是,從容排兵布陣,控製了漢城方麵,並向東南部擴張勢力,以一個中國新軍為主力,陪屬一個朝鮮師團。
在部隊駐紮好以後,他就將情況一五一十地向軍團部栗雲龍等人彙報。
栗雲龍指示段軍,在漢城等地立刻就開辟出三個以上的軍用機場,準備迎接空軍的進駐。
於是,一個朝鮮師團,分成數個工地,在李完用的親自監督下,在中國新軍技術人員的要求指導下,開始了機場的修建工作。
段大鵬還按照要求,和李完用結合,對漢城以及周圍地區的朝鮮人,實行嚴格地盤查,以警惕和清除日本的間諜網絡,還發出了懸賞,一名日諜賞格是三百兩白銀。對軍事情報的重視,讓中國新軍異常關注反間諜的工作,並且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結果。
本來,段大鵬是例行公事,也沒有指望就挖出多少日本間諜,卻不料朝鮮人幹得很賣力,竟然真的挖到了幾條線索,抓住了十幾名日本間諜,其中約一半是朝鮮人。新軍方麵負責的官員參與了審訊,
事情是這樣的,中國新軍進駐的當晚,一個坦克團的駐地就遭到了騷擾,發生了兩場縱火事件。將一處房屋燒壞,幸好中國軍隊的崗哨警惕,才沒有造成更大損失,要不,同期運輸到的燃料被燒毀,一切都危險了。
為了保證安全,中國軍隊當時沒有吭聲,而是默默地記下了這事情,對外則謊稱士兵自己不小心。不過,段大鵬卻召見了李完用和朝鮮國王,要求他們限期破案,否則,朝鮮人就將付出巨大的代價。
段大鵬也沒有指望這些案件就真的能夠破了,別說那時候,就是現代社會,又有多少積案擺在桌子裏睡大覺?
那些縱火的家夥當然不是1933年焚燒德國議會大樓的荷蘭神經病人,自然是親日分子和日本遺留在這裏的間諜和特工人員。這些家夥不僅膽大包天,還要下毒手幹掉中國人的精銳部隊。最起碼是打擊他們的安全感。從這點兒上說,日本人的膽量和能力是值得欽佩的。
但是,日本人忽視了朝鮮國王的威信,雖然這個家族的統治,給朝鮮帶來的不是數百年的榮耀,而是屈服於大陸中國政權的仆從國地位,可是,要不是甲午戰爭,朝鮮國倒是數百年平安無事,過得挺滋潤的。國王勃然大怒,立刻下令警察等強力部門認真徹查,敢於在中國新軍進駐的第一天就出來搗亂,丟的是朝鮮國的麵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