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七章,驚險時刻(3 / 3)

歐陽風參謀長忙得暈頭轉向。把他手下的一幫軍官也指揮得團團亂轉。

大量的馬車被征用,數十萬匹俄羅斯戰馬又踏上了征途。或者為騎兵馱乘,或者為運輸部隊畜力,立下了真正的汗馬功勞。

從歐陽風參謀長的工作日記裏,可以清晰地看出後勤運輸的詳細清單,勾勒出蜿蜒的路線。

秘密的動作是,栗雲龍將二十架第一代飛機配置在海參崴海港的不遠處,以霍元上校為海軍基地空防司令員,負責保護海軍,攜帶已經改製成的新型航空炸彈,在必要的時候,可以淩空飛起,去轟炸威脅日本艦隊。

張若文的空軍,現在使用的第二代飛機了,更適於實戰,作戰的半徑和高度都有了明顯的提高,現在,已經生產出了五十餘架,由張若文親自帶領,為陸戰空軍司令員,雖然空軍已經成立,但是,飛機的性能決定著,他們還不可能是獨立的軍種,需要依賴陸軍做短期的作戰。作用還不是常規性的。

這五十架飛機平時並不飛起,而是將基本的構件拆卸開來,用馬車運輸,跟隨陸軍行動,隻有到了合適的地點才加以安裝使用。

空軍的飛行員培養根本不是問題,因為這時的飛機駕駛,是最簡單的,隻有簡陋的幾個按鈕,管理好它們,就象我們騎摩托車,開老年車一樣輕鬆自如,訓練個把小時隻要膽大心細就成了,對於有著豐富滑翔傘作戰經驗和訓練技能的中國新軍傘兵來說,這個轉崗,更加安全,好象吃口香糖一樣舒服。

中國新軍也調遣了汽車運輸隊,還有汽油和柴油等物資,夾雜著馬車運輸隊裏,向前秘密開進。說是秘密,其實人人可見,但是,有軍隊保護,一般人是不能接近的。

當時,汽車可是稀罕物,很多官兵見了,一直追著看,不過,他們很快就發現,中國新軍的汽車有兩種型號,一種是很威風很迅速的汽車,一種是很笨拙但是要比馬車高效得多的中型汽車,造型和性能都有區別。

他們是對的,因為,前者是坦克兵穿越而來本就有的現代汽車,那質量和生產工藝沒的說,新型的汽車,則是奉天兵工廠的得意之作,嶄新之筆。

在數年的研製中,汽車的研製始終是重點工程。在老坦克兵,老汽車兵,特別是維修兵的領導下,組成了科研攻關項目團隊,進行了艱苦的探索和努力,恰好又有了從韓國俄羅斯搶劫來的金錢和物資,有了法國人必要的技術設備補充,他們很快就製造出雖然幼稚,效果也很可觀的第一代汽車。因為是奉天兵工廠的得意之作,就叫做奉工係列。因為鋼鐵工業和煤炭工業輸入了俄羅斯數十萬戰俘勞動力和韓國便宜到家,等同於奴隸的勞動工人,發展極為迅速,給軍事工業提供了充足的原料。所以,汽車的生產已經達到了不低的產量,平均每天能夠生產五輛新式汽車。

這當然不算什麼,因為,汽車不過是運輸工具,不是直接作戰的武器,當時,最令栗雲龍對戰爭充滿了信心的是,中國坦克軍!

可以說,如果沒有這個,栗雲龍還未必就下定決心要和日軍死掐。

新軍已經生產出野狼式輕型坦克一百輛,各種裝備完好,具有充分的即時作戰能力。

這種坦克當然比現代坦克要差很多,但是,拿到當時,絕對是一流的,日本倭瓜肯定沒有。

其實,說白了,其坦克的性能,就是日本倭瓜們在二戰中侵略中國時使用的類型。沒有高超的焊接技術,隻能用大鉚釘。所以,象一排排銅扣子似的,煞是好看。

一百輛坦克麵對重炮估計沒機會,但是,麵對鋪天蓋地的步兵,和機槍狂潮,絕對是王者。

二十多輛現代99式坦克已經維修完畢,投入了大進軍。

這就是中國新軍旨在消滅日軍主力,決戰韓國的大白鯊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