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武師團,為獨立的朝鮮鎮守軍。孫武師團長本人,被任命為朝鮮鎮守使。負責督促韓國人交納賠款物資等,直到一切賠款結束才完成使命。
栗雲龍親自擔任遼寧省的軍區長官,不過師團的編製大多維持原狀,主要的任務是補充人員。更新裝備。
一聽說新軍招集新兵,就有很多人踴躍報名參加,甚至出現了托關係走後門,花費不菲的金錢來擁擠的現象,將各地的招兵站軍官們樂得笑歪了嘴。因為新軍實行公開的對外劫掠製度,所有的參戰官兵都會根據戰鬥的表現進行分紅。當兵能發財,還能發大財,通過探親訪友的新軍官兵傳播到了滿洲各地,於是,引起了人們的一陣陣驚歎聲。羨慕的眼光在官兵們的身上亂轉,人們的思想觀念迅速發生了變化,原來是,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現在則反過來了。另外,新軍在經濟建設上對民生的反哺也做出了不少實在的措施,從韓國和俄羅斯掠奪的大量物資,一部分集中使用於礦山,兵工廠,國家行政機關,還有許多分配給各官兵,讓其家屬代領。還將大量的剩餘物資按人頭分配居民,使他們得到了實惠,另外,也宣布,將韓國和俄羅斯的一部分賠款,用於補助群眾生活困難的救濟。這些,都使群眾看到了中國新軍的威力和利益團體的性質。
新軍一連串的對外戰爭的勝利,大長了民族誌氣,這才是最根本的受到人民群眾追捧的原因。
當然,說到這裏,也不能不說,新軍的政治思想工作做的還是不錯的,廣而言之的宣傳,反複強調,在思想上將人們同化於一個思維的模式之中,在那個年代,是必要的。
一切都漸漸轉入正規,中國新軍在它誕生的第三年,迎接到了清涼的秋天,這時,它已經是身強力壯的小夥子,朝氣蓬勃,茁壯成長。
這一年秋天,是一個豐收的秋天,喜訊頻傳。
首先,是黑龍江省農業屯墾區的成功,利用十五萬俄羅斯戰俘和五萬華北地區移民進行的北大荒開墾計劃得到了落實,成果喜人,生產糧食十八億斤,除了自用和種子外,可以給奉天提供十五億以上的糧食。成為工業化有力的原料和糧食基礎。在吉林一帶督促戰俘和移民開墾的荒地,雖然遭到了水災的影響,也算是小豐收,自足有餘,可上繳餘糧一億斤。
各農墾區還大量飼養家畜家禽,提高生活質量。也同時為新軍官兵的生活提供保障。
這一年,隻有吉林局部地區發生了水災,整體而言,風調雨順,諸事成功。農民安居樂業,生活得到了很好的舒緩,加上政府減輕了一半以上的負擔,使老百姓對政府更加擁戴,又因為上年末對貪汙腐化現象的殘酷打擊,各上台的新官員非常謹慎,開始貫徹服務百姓的宗旨精神,使官民之間的鴻溝有了第一次填補。農民的額外負擔被取消得幹幹淨淨,因為栗雲龍放出狠話來,誰敢多收農民的一粒糧食一厘銀子,他就要割誰身上的一斤肉,嚴酷的命令之下,誰敢不從?
城市百姓的生活也得到了保障,所有的流民都得到了安置,大量從華北地區擁來的移民都被安置妥當,反正東北地區那時多的是荒田。這些人成為新軍的強大統治基礎。
其次,在軍事方麵,部隊加強了訓練,使部隊的技能和戰術水平,戰略思想意識都得到了很大提高,提高最快的是騎兵部隊,以往,這裏是中國新軍的弱項,和俄羅斯軍隊或者聯軍的對決中,他們都是作為輔助力量使用的,和俄軍騎兵的對抗,往往不能支持多久,現在,數個月的集中訓練,加強了技能,還更新了更適合於騎兵的特殊步槍,配備了更多的手榴彈,使起射擊的火力和射程都有了提高,在騎兵的演練對抗中,都達到了很多的水平。騎兵部隊可以做到五天不下馬,連續奔襲上千裏。騎兵的人員也做了調整,從蒙古族地區招募了一些士兵,使部隊的騎馬本領明顯好轉。
再次,在裝備方麵,更新最快的是特種兵,因為,他們已經有了飛機!
奉天兵工廠在遠東地區的戰役一結束,就在栗雲龍的親自督促下,急劇地擴大規模,將所有已經研製成功的武器裝備等付諸實施。飛機廠建立起來,雖然更先進的飛機他們還生產不出,可是,雙翼,單翼的最原始的飛機已經在奉天城的城西飛機製造中心研製成功,雖然使用的是原來儲備的油料和德國進口的發動機。
奉天的機床廠已經製造出上百台機床,開始為整個工業化提供母機器的支持。因為機床的使用,才使飛機的製造成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