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立刻召開會議,快,盡快召開!”皇後倉促地,一陣風地衝到了皇帝麵前,連妝都沒有化,驚慌憔悴得和平時根本不象一個人。
“知道了皇後。”皇帝見了她就放心了。
“快!同時,派人告訴日本公使。”皇後咬牙切齒地說:“那頭狼一定會豎立起耳朵的。”
皇後的意思,韓國已經沒有實力來決定對滿洲新軍的態度,幹脆讓日本人來接手這個大麻煩。
皇帝也知道,韓國君臣說什麼都是開玩笑,隻有伊藤的話才是最高標準。
“其實,滿洲新軍真的打過來,對我們來說,也不壞!”皇帝見皇後少有的緊張,為了緩和氣氛,居然笑起來。
奉天密談以後,韓國公使金允中帶著隨從大搖大擺地轉回天津了,一路上,還受到了中國新軍的嚴密保護,順利地,安全地到達了天津的駐地。這期間,奉天城,天津的電報局,韓國的漢城之間,其實也帶動了漢城和日本東京之間頻繁的電報往來。幾個地方的電報局人員輪流上崗值班,不敢有片刻地懈怠,以期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對方的反應回電接收和翻譯。
栗雲龍宣稱,為了和韓國君臣能夠有一個及時的,良好的溝通,建立常規的協作渠道,決定以龍飛中將為代表的外交團隊,率先出使韓國,等一切商量好以後,再轉為軍事代表團和顧問團。
韓國方麵明確拒絕,以高宗皇帝李熙的名義,要求中國新軍暫時停止派遣外交團隊,先在電報方式取得一定的溝通妥協以後再做具體的政治行動。皇帝答應,就中國新軍提出的援助方式,韓國方麵正在認真研究調查,看能否適應這一決定。
栗雲龍在新的電文中,措辭嚴厲地訓斥了韓國皇帝的抗拒態度,並向他表示,滿洲新軍是誠心誠意地要援助韓國的,如果韓國政府和朝廷不能體會中國新軍的良苦用心,則中國新軍不僅非常遺憾,還將以自己的方式來證明給韓國人看。
韓國皇帝嚇壞了,閔皇後也嚇壞了,誰知道,這個自己的方式意味著什麼。
韓國的朝廷連連集會,商討對策,滿朝大臣,從總理大臣金柄植,軍部大臣李根澤到普通的侍從文官,一個個戰戰兢兢,噤若寒蟬,都不敢輕易開口,惟恐一句話說錯倒了血黴。一向深居簡出,沉緬於酒色的高宗皇帝居然一臉嚴肅的坐在朝廷裏商討國家大事兒,叫所有的朝臣們都覺得新鮮,新鮮之餘,更加緊張。
無論中國新軍以哪一種方式進入韓國,對韓國的威脅來說,都是無法比擬的。
總理大臣金柄植說:“陛下,絕對不能答應清國人,”
學部大臣李完用,內部大臣李址鎔,外部大臣重顯旀持有同樣意見,在他們看來,隻要中國新軍進入朝鮮半島一步,大韓帝國的安居樂業美夢就灰飛煙滅了。咯完用說:“如果沒有日本人的攻勢,我們至今還在大清帝國的陰影下,現在中國新均等態度,就是他們重返我大韓帝國,恢複自己勢力的第一步,我們絕對不能有半步的妥協,否則,退了一步就會有第二步。”
這時候,不管親日派,親清派,還是親俄派,都形成了一個共識,絕對不能放中國新軍進入半島範圍,一旦進入,將會後患無窮。
軍部大臣李根澤擔心,中國新軍的勢力之強,遠非日本可比,他們會模擬當年日本人的舉動,在控製和訓練出一支新軍以後,將帶領這支軍隊控製漢城。在某些局勢微妙的時候,可以一舉突破宮廷的防護,殲滅皇宮的衛隊,徹底將韓國消滅。他還舉出壬午之亂時,清朝大將吳長慶將朝鮮大院君逮捕的故事,意思是要警告皇帝,不要重蹈其父的覆轍。更指出,韓國好不容易從滿清帝國的陰影下解脫出來,千萬不要再倒退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