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中國軍團主力,以軍部為核心的附屬部隊,獨立部隊,外加張德成,曹福田,孫武,徐竹等四個師團,除了犧牲留守萬餘人,加上補充的新兵兩萬,數量不僅沒有減少,還是略微有所增加,達到了十三萬六千多人。他們一麵行軍,一麵讓老兵加緊教導新兵,學會了摳槍,瞄準,射擊等等基本要領就是了,再接著是衝鋒,隱蔽,號令,作為一名士兵的基本知識,他們要盡快地掌握學習。
行軍的疲勞,也沒有阻止他們總結經驗,互相學習的熱情。隻要是大勝了,官兵們總能夠克服困難,保持情緒的。
綏化大戰雖然勝利輝煌,也暴露出了許多問題,一路上,白天行軍,晚上抽出一個小時的時間各部隊總結反省自己的問題。
部隊南下四天行程,偏東傾斜了進軍的道路,目的是為截擊敵人佳木斯一路出發的敵軍,根據一些零星的情報,這些敵軍本來可以最快地到達哈爾濱的,因為佳木斯和哈爾濱之間,有一條水道,俄國海軍調集了一些船隻,編製了大批的木排,乘坐著通過水道大規模向西南方向緊逼,正因為水道的方便,俄國佳木斯軍團的司令官戈普裏大將意外地認為,水道是最迅捷的工具,所以,禁止陸軍的行動。沿著鬆花江兩岸,可以看到大片的俄國船隻木排,浩浩蕩蕩地逆流搠源,向著水流平緩的上遊行進。這樣行軍十天後,最前鋒的部隊已經抵達了哈爾濱城東北的柳河附近,在這裏,遭遇了枯水期大半幹涸的河床,沒有辦法,他隻有下令部隊改由陸地進軍,這樣,俄軍的行程是,先由水道往柳河,再由柳河聚集起來,建立了兵站基地,一路沿著鬆花江岸繼續前進,大部分走巴彥,西集的大道,然後轉往南下。
所以,目前,還不知道戈普裏大將的二十萬俄軍的具體位置,不過,可以確定的是,他們已經被分散在以柳河為中轉站的東西兩部分。
俄軍這一路的前鋒,已經聚集起一個師團的兵力,具有了強悍的戰鬥力,他們西進到了呼蘭,試圖找到伊春軍團的影子,還派出人員北上聯絡。之後,師團的大部分力量,徑直南下,去圍堵哈爾濱的北麵。
戈普裏大將是個嚴肅的職業軍人,六十多歲,骨瘦如柴,個子高大,眉毛濃黑,目光深邃,不管哪一個下級軍官第一次見了他,都要忍不住打顫。
現在,大將站在鬆花江北岸,一麵欣賞著部隊大規模進軍時帶來的特有壯烈氣氛,一麵用望遠鏡子掃描遠處的一片錯落有致的房屋。
“那是哪裏?通河城嗎?”
“是的!”參謀軍官小心翼翼地回答。
通河在鬆花江北岸,大約二十裏,西麵距離柳河一百七八十裏,東麵和出發地佳木斯城有六百裏以上。因為暈車暈船的壞習慣,大將隻能帶著軍團部的警衛騎兵旅和一個師團從北岸進軍,以加快步伐。鬆花江運輸雖然是個好主意,可是,枯水期的江麵實在有限,運輸的能力太小了。
火辣辣的陽光讓大將的戰馬汗流浹背,躁騷的味道讓大將皺起了眉頭。
途中,栗雲龍決定,將部隊分成兩半,一路直下哈爾濱,為了是尋找俄軍局部進行背後的襲擊。一路東南斜向,趨向巴彥柳河,為的是將俄軍攔腰斬斷,痛加殲滅之。
各種情報消息傳來,俄軍的佳木斯軍團和雞西出發的軍團,因為交通問題,居然合二為一,集中以鬆花江為傳輸管道,向西南角進軍。
佳木斯戈普裏大將的軍團有十五萬人,布羅熱傑大將的雞西軍團有十萬人,他們合在一處,將是恐怖的二十五萬人!
栗雲龍在軍部緊急的會議上,一直沉默不語,眾位軍官雖然意氣風發,可是,對於怎樣擊敗敵人的策略,都莫衷一是,分歧嚴重。
中國新軍隻有十三萬,還有若幹是新兵,即便有坦克和優勢炮火,誰敢保證一定能打敗兩倍於己的俄軍呢?戰爭不是單純的地圖作業,相當然就能勝利,俄軍已經足夠腐朽無能了,他們打起來還是這麼吃力。
戰爭就是賭博,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賭博也慘烈了點兒。而且,不是一個人兩個人的,更是數十萬,上百萬,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命運,數十年乃至於上百年的興衰存續,誰敢真的舉重若輕?
雙頭鷹的圖章在栗雲龍的麵前閃爍,白藍紅的三色旗幟在輕輕擺動,那是俄國軍隊的象征,就在軍部的臨時駐紮地不遠,可能三十到四十裏,就有大批的俄軍在源源不斷地移動著,遙遠的佳木斯和雞西城裏,正湧起白色的人潮,一排排雪亮的槍刺,一頂頂平整的軍帽,一雙雙堅毅凶殘的眼睛,馬拉大炮在隊列裏徐徐跟進,騎兵在飛奔穿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