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三章,同盟威脅(2 / 3)

也有女人,前後所見能有三十多個,年齡都偏大,被殘害前恐怕都遭到過非禮。有的衣服還暴露著撕裂著。

所以見到了北城的中國軍隊都義憤填膺,他們試圖從屍體堆裏尋找幸存者,沒有,屍體已經冰涼,在零下二十多度的嚴酷氣候下,即便沒有殺死,單單在雪地上堆放凍上一些時間,好好人也能凍僵了。

俄國人在撤離之前,進行了大屠殺。

腥風血雨在哈爾濱城裏彌漫,隨著火焰的煙塵久久地震撼著人們的心靈,告訴人們,敵人的殘酷,戰爭的罪惡。

漢可連隊和其他先鋒連隊緊急進入了救火行動。可是,在冰天雪地中無法有效取得水源和工具,隻能操起隨便什麼東西,撲打火焰,效果甚微。哈爾濱城裏的房屋結構多是木建築,燃燒起來很快,幸好沒有多大的風,要不,早就一把火燒光了。

在火光中,幸存的百姓狼狽不堪地奔逃著,哭喊著,尤其是孩子高亢的哭聲,令人難忘。

段大鵬師團長得知了北城的形勢,立刻調集更多的部隊迅速進入北城,在南城的軍隊,也動員百姓們拿出取水的器材,軍民一致,經過整整四五個小時,總算把火勢控製住了。到第二天天明,約七點鍾光景,火焰完全被撲滅。

哈爾濱城在一片火海中,涅磐新生。回到了中國人的手中。

俄國人的用心實現了目的,利用大火焚燒來阻止中國軍隊的攔截行動,使自己順利逃脫。就是負責斷後的那個步兵旅,也幾乎沒有和中國軍隊有大的交戰,損失微乎其微。

但是,得意忘形的俄軍旅團長卻沒有預料到,他的這一場大火,放任甚至唆使部下的屠殺行動,激發了中國軍民的極大分開,也為他們最終的覆滅奠定了群眾基礎。

中國騎兵旅的數千騎兵展開了追捕,但是,沒有及時追上敵人,敵人的師團主力在波波金科維奇中將的率領下,折向西北,中國騎兵旅遺憾地以正北麵為追趕的主方向,錯誤的決策自然沒有正確的結果,騎兵旅的少將旅長馬鴻溪往北一直追出八十多裏,才憤憤不平地轉回來。

然而,失之桑榆,收之東隅,可能真的是經驗之談,騎兵旅的一個後置營約五百多名官兵在跟進時迷路,偏離了主方向,轉回來時,居然碰見了一股敵人,俄國步兵的大隊黑壓壓一片,正排成混亂的隊列,亂七八糟地往西北方向撤離,毫無疑問,中國騎兵營立刻就咬住了敵人,狠狠地攻擊,戰馬嘶鳴,鐵蹄飛揚,踐踏得皚皚的雪原一片狼籍。

在寬闊荒涼的雪原上,沒有一絲的遮蔽物,傾斜的山崗上還回蕩著東北虎震懾人心的怒吼,狼群的哭嚎也叫人心驚肉跳,寒風驟起,吹拂得雪花漫山遍野地傾撒,讓人難以睜開眼睛。

“兄弟們,前麵就是俄國的敗兵,我們衝啊,抓住他們,或者把他們劈成木頭!”騎兵營長簡短有力的動員著:“這是考驗我們的時刻到了!誰是英雄,誰是孬種,在戰場上見!軍長說過,人固有一死,但,有的輕於鴻毛,有的重於泰山!兄弟們,麵對敵人,我們每一個人都會用實際行動來告訴別人,你是怎樣的一個人!”

“為了國家和民族的中興事業而死,偉大,光榮,無比光榮!”

“中華民族的男人們,給我上啊!”

騎兵營發起了驍勇強悍的衝鋒,隻有二百多米的距離,還是天剛破曉,俄國人自然驚慌失措,也給了騎兵營一個良好的攻擊時機,當騎兵閃電般地衝到了跟前時,俄軍才有十幾個士兵把槍壓上膛,天氣實在太冷了,俄軍士兵都把步槍背在身上,抄著手,更多的人手裏揮舞著鞭子,驅趕著隊伍中夾雜的其他人群。他們根本沒有預料到會有戰鬥,特別是在淩晨,天剛放亮。

要不是厚厚地積雪遲誤了戰馬的速度,估計不消三五分鍾,俄軍的腦袋上就會飛揚起中國騎兵的馬蹄,當然,絕大多數還是俄國人貢獻出來的品種不錯的戰馬的。

在槍聲中,最前麵的五個中國騎兵先後被擊中,栽倒馬下,有的被後來的戰馬踐踏而死,有的掙紮幾下,就沒有了動靜。

必要的損失是必須承受的,這就是騎兵的命運,接著,一旦進入接觸戰鬥,就成為騎兵鋒芒畢露,所向無敵的天下了,顧不得壓上第二顆子彈,其實騎兵的衝擊速度根本容不得暈頭轉向的俄國人這樣做,無數鐵蹄和無數善良的軍刀就象一片巨大的割草機一樣趟開了俄國步兵那黑壓壓密集的人流。

戰刀飛揚,戰士怒吼,“殺!啊!”“嘿!”“哇!”

不同的喊聲見證的是不同的個性和民族語言,但是,共同的是英勇獻身,勇往直前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