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飛雖去,派出的幾十號特工人員卻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他們有一個秘密的中波電台,可以和軍部以及西部縱隊取得及時聯係,這樣,西線的大規模進攻,北線主力軍的決戰決勝,都及時地傳播到了海城附近,因此,他們迅速將消息傳播開來,並且果斷地做出決策,動員一切力量,阻撓海城敵軍的北上增援。
恰恰因為中波電台出了一點兒故障,所以,他們沒有和軍部即時地聯絡。才造成了軍部暫時不了解海城附近的情況。
留守在海城的俄軍旅團長葉夫根尼少將氣得發狂,城外,不斷湧現出一股又一股的中國百姓,很多人的手裏拿著步槍,對著城上又是開槍又是呐喊。當俄軍派出部隊進行打擊時,他們稍作抵抗就撤退了,而俄軍剛撤離,他們又返回搗亂。使城內的俄軍不得片刻休息,飯也吃不好,覺也睡不香。時刻警惕著他們的破壞。
當大石橋的主力部隊,俄國車裏雅賓斯克師團趕到了海城附近以後,情況有了明顯改變,但是,這支部隊剛駐進海城,還沒有往北繼續增援,在夜裏就遭到了中國人的襲擊,城裏無緣無故地燃燒起許多大火,將俄軍的幾個兵站的物資燒得幹幹淨淨,連同幾十名時候都被燒死燒傷,駐軍旅的彈藥庫被破壞,連續不斷的爆炸將所有俄軍都嚇得膽戰心驚,烈火衝天,硝煙彌漫,好象中國主力軍打來了一樣。
第二天,俄軍開始憤怒地報複,在城裏進行大搜捕,逮捕了三百多名嫌疑犯,在經過短暫的審訊和嚴酷的拷打以後,統統砍掉了腦袋。
不久,大石橋駐軍的殘兵敗將逃到了海城,報告了駐地失陷,沿路兵站別徹底摧毀的可怕的消息,於是,被激怒了的大石橋原駐軍師團長別祖霍夫中將帶領部隊南下,順著原路返回,去收複失地。俄軍做出重要的調整,原大石橋的部隊返回,海城隻有一個旅團,海城到鞍山的半路上,有一個師團部,兩個步兵旅,三個騎兵團。事實上,俄軍的整體戰役戰略已經被龐大的中國遼中南民眾武裝給攪拌得一塌糊塗,他們分兵保衛漫長的交通線,因而分散了寶貴的兵力。從而造成無法挽救的命運。
栗雲龍率領的中國新軍主力部隊三個臨時編製的支隊,分為三路,象三把尖刀,向著海城的方向攻擊前進,中路當之無愧的是第一師團的骨幹,栗雲龍親自擔任指揮,另外兩個支隊則提拔副手指揮,可是,受傷不重的參謀長歐陽風爭搶著要來,還是被栗雲龍否定了。
基本的行軍部署是中路突擊,兩翼包抄。
此次軍事行動,取名:八一鋤頭計劃。
八一,指代中國軍隊,鋤頭,是形象的說法,意為要將俄國在遼寧的陸軍入侵力量徹底清除,連根刨起。
第二天一早,中國新軍北路主力三個支隊迅速出發,一個小時以後,他們就和俄軍的警戒部隊遭遇,爆發了戰鬥,第一師團的前鋒連擊潰了俄軍的一個騎兵排。殲滅其二十一人,自身損失十三人。
五分鍾以後,第一師團的前鋒營和俄軍兩個營接觸戰鬥。
雙方在平原上戰鬥,很少戰地的依托,俄軍因為增援地點在鞍山,所以,沒有設置更多的防禦工事,就是幾條戰壕也是淺淺地臨時開挖的。所以說,俄軍是倉促迎戰。
鮑利斯中將雖然驚慌,卻沒有失措,他迅速調集部隊,整理了駐地的兵力,派出了得力的部隊,拿出了應對的方案。
因為中國前鋒部隊人數較少,他決心先吃掉這股中國人。
中國軍隊一個營的規模能夠在望遠鏡下看得見,不就是七八名步兵嗎?鮑利斯中將有些生氣,覺得中國人實在愚昧無知。敢拿雞蛋往石頭上碰。
他很慎重的派出了足夠的部隊,還謹慎的警戒兩翼。說起來,他盡到了一個戰地指揮官的責任。
戰鬥一開始就很激烈。俄軍的一個騎兵營從側翼包圍攻擊中國的步兵營。造成了危急情形。
但是,俄軍沒有來得及消滅位置非常突出的中國前鋒營,反而付出了極大的代價。
雖然說中國軍隊是進攻者,可是,在這裏的局部戰鬥中又是防禦者,俄軍從三麵將其包圍攻擊。俄國騎兵部隊甚至將北麵也卡斷了。
在師團長的命令下,俄軍也很勇敢,步兵的集團衝鋒鋪天蓋地,漫山遍野,他們呼喊著烏啦的口號,冒著陰涼的滿洲寒風,奮勇當先,一麵還發揮著精湛的射擊技巧。
俄國的騎兵在左翼和側後做過一次試探,短暫的衝鋒失敗以後,就停歇在原地,保持著衝鋒的姿勢,等待著中國軍隊崩潰時,勇猛出擊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