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打鐵嶺?原因有三,一,最關鍵的是,那裏有一個大型的物資儲備基地,糧食和彈藥很多,絕對不能放任俄軍緩慢撤退,那樣的話,我們什麼也好得不到,特別是在主力部隊都趕來以後,我們的糧食供應將很困難。如果我們將糧食等物資的征集確定在戰鬥繳獲的概念上的話,這是非常必要的,二,俄軍迭遭失敗,士氣低落,遠征軍的總司令官被斃,波波夫等悍將被俘,對他們的心理震懾非常大,可以揣測,他們的戰鬥力非常微弱。三,聽說清朝廷任命的遼寧將軍趙爾巽就在那一帶遊蕩,如果能找到他們,我們就能迅速利用清庭的人脈資源,掌握遼寧省的絕大部分,至於遼南的旅順,大連,金州等遼東半島地區,暫時不予考慮。”
栗雲龍雖然也喜歡和軍官們討論戰役的預案,可是,一直認為主要的決策還是指揮員個人的事情,直到後來,他才逐漸地改變了過分依賴主官決斷的思想,開始向德國學習,籌備各級參謀部,特別是全軍的參謀本部。
麵對軍官們的疑慮,栗雲毫不動搖地指出,全勝的把握誰也沒有,戰爭靠的就是判斷和冒險。
“軍長,盡管俄軍士氣低落,可是,他們畢竟在鐵嶺擁有一個旅團還要多的實力,以我們的一個騎兵營去進攻,是不是太冒險了?”騎兵營長心中沒底。
“你們隻管勇敢進攻,一旦損失了上百人,就立即撤離,這是第一個基本點,第二,用寬大正麵包圍的辦法,特別是在鐵嶺的北麵迂回一支部隊。以為威脅,第三,處於謹慎考慮,將撥出兩輛坦克助戰。”
栗雲龍的靈活處理的方案和接著詳細地解釋,讓騎兵營長眉飛色舞,其他軍官也都連連點頭。
盡管時間很短暫,會議的內容很直接,單一,還是用了半個小時,讓栗雲龍有些痛心。“騎兵營立即出發,白強少校帶領兩輛坦克協助。”
在中午八點的光景,烏雲漸漸地薄弱了一些,露出了太陽模糊的輪廓,讓栗雲龍,龍飛等人緊繃著的心情輕鬆了一些,其實,他們最擔心的是大雨,如果突降大雨的話,部隊將無法行動,。特別是機械化部隊,陷在一片原始的農耕平原的泥濘中,不僅不是優勢,反而是一個大包袱。
部隊出發時,沈陽城外進行了簡單地歡送儀式。無數的百姓趕來,眼望著部隊出發,不斷歡呼。不時有百姓將酒菜什麼地往戰士們的麵前遮擋奉獻。這些戰士們氣勢洶洶,耀武揚威,催促戰馬向前疾奔。
一百裏的距離在一天之內跑下來再經過戰鬥攻占一個不小的城鎮,任務夠大了。
一千多名官兵在戰馬踐踏而起的灰塵中眨眼不見。隻留下一些百姓惆悵地遙望,幾個老頭兒太婆抹著眼淚。
“俄國老毛子那麼多,他們才千把人,能打得過麼?”幾個百姓表示懷疑。
“是啊,萬一。。。。。。這麼些年輕力壯的小兄弟可怎麼辦呢?還有他們的家人。。。。。。”
“你懂什麼?俄國老毛子什麼時候少了?咱大清的兵一個能頂倆!”
“不,栗大將軍的兵一個頂仨,頂十個!”
“對呀,他們肯定能得勝歸來的!”
部隊出發以後,栗雲龍帶領百姓和新編組的沈陽民兵開始了對城市的整頓,他們要為即將開來的第一師團主力準備合適的駐紮條件。餘火要徹底消滅,廢墟要清理,災民的生活要安頓,絕對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但是,一個消息又引起了栗雲龍的注意,他悍然決定,派出十輛坦克和兩千多民兵向撫順城進發。
好多坦克兵都勸告他,但是,他堅持不懈,“沈陽就是一個關鍵的節點,隻要拿下了這裏,剩下的事情就一帆風順,勢如破竹了!我不管敵人在撫順能有多少人,我明天一定要站在撫順的城牆上!”
就在北上進攻鐵嶺的騎兵剛剛出發一個小時以後,栗雲龍帶領以沈陽民兵組織起來的部隊向八十裏外的撫順前進了。
就連他的貼身衛士,現在的坦克車長王猛都不讚成,或者說是極力反對,可是,栗雲龍不聽:“他們一個師團又怎麼了?老子最喜歡的就是死磕!”
我那時的名字叫王小建,那年二十一歲,正是生龍活虎,血氣方剛的年齡,對不起,這倆詞兒有些拗口,是咱軍情局長龍先生說的,那時,他還是中校軍銜,年輕著呢,留著板寸,頭發黑得起明發亮,人又帥氣,走到哪裏都有一群大姑娘小媳婦地圍觀他,不時地指指戳戳,叫人好生羨慕,奶奶的,要是咱能長一身那樣的皮就好了。最起碼早就能誑騙一個媳婦回家了。也不至於犯那麼大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