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章,無法無天號的傳奇(3 / 3)

皇帝勃然大怒。用力地拍著桌子,訓斥他沒有外交頭腦:“記住俾斯麥首相的一句話,隻要對德國有利的事情,都是好的事情!你也要記住英國人帕麥斯頓的一句話,沒有永恒的朋友,隻有永恒的利益!”

皇帝的心裏,對凱特林的電報裏講述到的中國人的戰略智慧,十分景仰。

皮洛夫首相則敦促,政府要立即選派最優秀的技術工人和專家學者到滿清帝國去,還決定收集汽油柴油等派艦隊給中國送去,為了盡快滿足中國新軍的強烈要求,他決定,先將囤積在山東膠州的德國基地的一部分物資給中國運輸過去。

三天以後,中國和列強的第二輪談判終於有了部分結果,簽定了《京津和平臨時協議十八條》,實際上就是一個暫時的停戰協定,中國方麵表示,在未來一年之內,絕對不會主動攻擊任何列強在京津地區的軍隊,也決定開放京津地區的和平商業往來,並且保證,一定禁止中國軍民針對列強的過激行為,杜絕盲目排外和屠殺傳教士,非武裝人員。

在這一方麵,政委做出強烈地舉措,象列強表示,如果今後再發生類似於今年的,清帝國的百姓肆無忌憚地攻擊國外僑民的行為,甚至包括迫害中國本土的基督教,東正教,天主教等外來宗教的教民事件,中國政府,也包括京津地區的新軍部隊,將予以嚴厲鎮壓。

至於目前列強在華人員,特別是和平人士所遭受的損失,中國政府將用六個月到一年的時間來調查核實,最終,將會給列強一個滿意的答複,在適當的情況下,將會給那些受害者以必要的補償。

中國談判代表還表示,並且在臨時和平協議中直接寫清楚,開列為第一條,中國政府將執行對外開放的新政策,是完全的對外開放,允許每一個世界大國到中國來,進行所有的經濟,政治,文化等友好活動,政委個人還熱情洋溢地宣布,中國是一個大市場,歡迎每一個國家有眼光的企業家來這裏投資。在談判桌上解釋這一點的時候,政委對很多國家進行了表彰,比如美國的對華外交政策,比如說對英國,德國的對華投資問題,都是正麵認可的。

清帝國表示,要保障列強在華的一切正當利益。

當這些政策和條件在談判桌上公開以後,列強的代表人人臉上露出了壓抑不住的喜悅,因為這樣的條件,是中國方麵一百八十度的,不,是三百六十度的。。。。。。不知道多少度的大改變,列強的代表甚至懷疑中國新軍方麵發生了超級大地震,某某軍官之間發生了齷齪,會不會在幾個月內就發生火並事件,總之,各國代表喜氣洋洋,因為這個新的條件事實上完全對外妥協,清帝國不僅承認了戰爭的責任問題,還表示了單方麵賠償的意向,特別是包保證將來列強的在華利益,使各國都象吃了一顆定心丸。

當天上午,德國就表示,這是一個公正公平的條件,德國公使凱特林大加讚賞,並且表示第一個要簽約,雖然這是一個臨時協議。隨後,奧匈帝國的代表,意大利的代表,都表示了強烈地好感。

英國政府代表和法國政府代表都表示讚成,因為這兩個國家在華的利益更早建立,勢力更大,並不希望瓜分中國,那樣的話,實際上是使中國權利更多地落到了其他國家的手中,他們國家出兵侵略中國的目的如果按照政委的臨時和平協議的承諾,他們是完全達到了,還有什麼再打下去的意義?

為了支持中國政府的新態度,並使之向實質方麵轉化,英國佬和法國佬都改變了哭喪的破臉兒,轉而熱情洋溢地鼓勵,讚美中國,那邊西方世界能拿出來表揚人的話,什麼人權啦,民主啦,自由啦,文明啦,統統的,一古腦兒拿出來,免費地往中國政府的腦袋上砸,還說政委個人是一個了不起的`將軍,人類文明在東方傳播的旗幟。

美國政府的代表,蘭貝公使是最最開心的一個,因為政委在條件裏和解釋的時候,對美國表揚對多,特別是他承認新政策的基礎就是美國人提倡的開放合作的精神,政委把美國誇成了一朵花,讓蘭貝先生的眼睛都眯成了一條縫,體溫升高了好幾度,在腦袋方麵的局部溫度升高得更快。要不是會議很快轉入了新的程序,說不定公使先生大的頭上會發生自燃的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