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章,不戰屈敵(1 / 3)

加強了這一決定英明偉大性質的是後方傳來了中國汽車炮兵的發動機那恐怖的聲音,於是,數量已經達到四千人的聯軍部隊選擇了進攻。

各當上校是北門戰鬥中最幸運的人,他那裏是重災區,他卻安然無恙地帶著三十多名官兵成功脫險,還能彙聚其他的法國官兵數百人,他的心裏窩火極了。他自告奮勇要開辟撤退的通道,卡爾尼和眾位軍官一齊向他鼓掌。

法國官兵六百多人為先頭,日本的殘餘一千多人為主力,其餘各國軍隊都集結起來,向著東方進軍。

從栗雲龍的望遠鏡子裏,那是一片人海。但是,他輕蔑地咀嚼著菅草根兒,“一地雞毛!”

法國軍隊在各當上校的率領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的衝鋒浪潮,隻一個回合就撕開了中國步兵第二團的第一道防禦線,零星的以班級甚至更小單位的中國軍隊被消滅了好幾股,其他的則一麵射擊一麵收縮。這樣,當日本軍隊的主力出現時,他們已經可以安全地行軍了。

不過,各當上校的臉上沒有了勝利後應有的喜悅,不僅僅是為了北京城北門戰鬥犧牲的精銳部隊,也是為了此次衝鋒永遠倒在枯幹的北中國綠色茵茵的田野裏的更多部下,經過粗步清點,他們遭遇了中國堵截防禦線上的有力打擊,一百三十多人被打死打傷,而今被消滅的中國軍隊隻有區區三十多人。現在正盛行的步兵作戰理論得到了有效論證:進攻一方的損失要大得多。

死了的就不需要再驚慌和痛苦了,受傷的五十多個士兵又成為新的累贅,被攙扶到馬車上或者被其他士兵攙扶,背到肩上。

日本軍隊接替了先鋒隊的角色,展開了下一輪進攻。他們顯示出比白種人更強悍的犧牲奉獻,大無畏的勇敢精神,並且,連續進攻,不給中國人任何喘息的機會,於是,他們衝垮了中國人布置的第二道和第三道防禦線。

日本的步兵操典裏寫得清清楚楚,為了保證在戰鬥中不被自己的槍彈所傷,必須在近戰格鬥時將子彈全部退出。在當時,這種做法是可以理解的,其實上,在其他國家的步兵條例裏也有反映。

在機槍還很珍貴的年代,在小建製部隊火力武器非常薄弱的軍事時期,這樣做的好處是,沒有了危險的自傷。可以極限地發揮官兵的作用,形成密集的衝擊波,產生對敵人巨大的精神壓力,但缺陷是,純粹的人海戰術,死傷將大大增加,如果對方火力足夠凶猛,則幾乎成為靶標。所以,在一戰時期,當德國主力橫掃西線,突入比利時境內時,在列日要塞遭到了比利時人的頑強抵抗,幾乎費掉了一個星期,德國軍人的屍體堆到了齊腰深,依舊沒有取得戰術勝利,不得已,調集了攻城重炮,將要塞摧毀。

正因為如此,模範執行條例的日本軍隊遭到了可怕的損失,中國人的武器相當落後,但是,射擊相當準確,其實相當於他們趴在地上專門瞄準一大片人牆,隨便開一槍也不會落空。而且,中國人集體性的狡猾,在相距三百米的距離上打了一槍,相距二百米的距離再開一槍,再近時再開一槍,然後就轉身潰退了。強有力的支撐點也有,左右各有幾個班級為單位的小陣地,但是,他們距離大道較遠,威脅性不大,不在日本軍官必須拔除的範圍。

佐佐木中隊長是一個幸運的家夥,在第一次遭遇了中國人的汽車大炮時,他就身處險惡,可是,他居然能全身而退,實在要感謝天皇陛下和天照大神的保佑,現在,他隻是一個小小的十人隊的軍曹角色,因為他的部隊打光了,他非常努力地衝鋒著,還抓住了一個清國的俘虜。

那個清國的戰俘很頑強,他一連打死了四個日本人,要是他及早逃走的話還是有機會的,但是他顯然不願意走,他使用的武器也就是一把很古老的鳥銃,他隻開了兩槍,遠距離一次,近距離一次,但是,遭到禍害的不僅僅是四名英勇善戰的皇國軍隊,還有五個傷兵。

當佐佐木用刀將他劈成重傷俘獲他以後,他還掙紮著用破舊不堪的鳥銃狠狠地橫掃了一下,猝然不及防備的前中隊長立即條件反射地暴喝一聲,丟掉了漂亮的指揮刀,雙手抱住左腿,痛苦地尖叫起來。

那杆鳥銃砰然折斷,而前中隊長大人的左腿的命運,也可以歸入此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