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下所有人一片安靜,甚至有不少人已經聽得雲裏霧裏,不知所雲。
懷竹英默然低頭,隻是眉宇悄悄輕皺,神色凝重。
白姓老人看著倒扣身前的巨大的詭異銅鍾,說道:“這個地方叫聚星山,這口銅鍾叫萬輝流音,古往今來無數修行者在此鍾之前宣誓注靈,將作為一個修行者應有的覺悟和責任宣告於天地,漸漸將銅鍾覆蓋上了一層飽含萬古之力的靈識雲海。而今,你們同樣如此,這萬輝流音之上纏繞著的濃鬱紫氣之中,便有你們在場每一個人的一絲氣息。”
老人撫須看著漸漸暗下的天色,最後說了一句:“在最後的鳴鍾結束之前,望你們仔細想一想,自己此刻站在這裏的初衷是什麼。”
而後,便又是長時間的沉寂和等候。在聽了老人的這一番晦澀難懂的話語之後,場間所有的年輕修行者俱是低頭沉思,一臉茫然沉重的神情。
場外,同樣聚集著不少人。那些帶領著本派年輕弟子前來參加摘星大會的各門長老或端坐或負手而立,神情平淡,久陷修行之境,讓他們見慣了太多的風起雲湧,久而久之,也便成了風輕雲淡,對於那位白姓老人的話,他們自然而然了然於胸,卻是不敢點破。
這其中還有許許多多從九州大陸各處蜂蛹而來的修行者,還有一些身份特殊的神秘人物,當然還有一些純粹是來看熱鬧的無關之人,比如此時正攀上一棵大樹不停朝月台張望的小寧和唐稀來。
小寧看著月台中央紫氣如龍遊的萬輝流音,疑惑道:“這銅鍾到底是什麼來曆?為什麼每一個參加摘星大會的人都要將體內的氣息注入其中,以此來顫聲共鳴?這樣做有什麼意義嗎?”
一旁的唐稀來躺在樹枝上,雙手枕在腦後,甩著二郎腿說道:“陽帝當年用天母龜簋煉造九鼎這件事情你總該知道吧?”
小寧看著他,點了點頭:“這個自然知道。”
唐稀來說道:“這萬輝流音,就是陽帝造鼎之後所遺留下來的殘骸凝煉而成的神物。”
小寧大驚。
唐稀來看著他,笑道:“九州大陸有兩口銅鍾最為出名,一口便是這裏的萬輝流音,而另一口,則在太華山上的武落鍾離之內,用來開啟萬華之境的流光幻鍾。”
“當年陽帝將萬輝流音定在這聚星山的月台之上,便是希望以後的每一個修行者都來此鍾之前宣誓,不以修行之力做違背天下道義之惡事。”唐稀來閉著眼睛說完,打了一個大大的哈欠。
小寧看著他,問道:“你為什麼不參加摘星大會?”
唐稀來懶散應道:“因為我沒有興趣。”
小寧鄙夷地看了他一眼,說到:“你怕是輸的太難看吧?你連這摘星大會都不感興趣,還對什麼感興趣?”
唐稀來睜開眼,笑嘻嘻地看著他說道:“當然是錢啦!”
小寧白眼相贈,怒其不爭:“出息!”
而就在這個時候,有一人從人群之中走出來,緩緩走上月台。白姓老者看著來人,眼中露出一絲驚訝,隨後又迅速恢複了平常。
來人一身上好華貴的服飾,一看就是身份不凡,雖說他眉宇麵色此刻古井不波,但在場所有人在看到他登台之後,心中俱是一陣緊張和驚訝,若非此時此地情況特殊,隻怕有不少人已經要跪地行禮了。
神色有些複雜的懷竹英看了眼鬱冠幽,這位光芒四射的俊美男子目光炯然地盯著台上,嘴角微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