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3 / 3)

可是現在,上訪之路已經被卜元錦和劉東堵死了。他和老太沒有可能從這兩個人的眼皮下溜過去。卜元錦飛赴北京,是帶著氣來的,一旦發現了王曉磊,絕對不會輕易放過他的。難道要繼續等下去?等這兩個人偃旗息鼓離開北京?王曉磊相信,如果不得到他和吳老太太的確切消息,卜元錦這條獵犬會一直在北京呆下去的,直到過了拆遷通知上給出的期限,吳家大院被“合法”拆平為止。

王曉磊隱隱感覺到,自己麵對的敵人,要比想象中的強大好多,毒辣好多。“伸張正義”正四個字說起來容易的很,但真要使正義得到伸張,那比登天都難。

王曉磊絞盡腦汁想著對策,對眼前的形勢一籌莫展。忽然間,他靈機一動,有了主意。心想吳家大院既然是文物,為什麼不去國家文物局投訴呢?這個事情正歸他們管啊。這真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了。欣欣然買了張北京市地圖,果然找到了國家文物局的地址,朝陽門北大街10號。於是帶著老人,打的來到了國家文物局。

當卜元錦和劉東還在國家信訪局大門口翹首企盼,守株待兔等王曉磊和吳老太太自投羅網的時候,王曉磊和吳老太太已經坐在了國家文物局督察司的辦公室裏了。

文物局貌似一個清水衙門,遠不比信訪局熱鬧繁華,也不用排隊,工作人員也好像更和善些。一個姓李的處長很熱情地接待了他們,看了他們的上訪資料,非常重視,馬上向督查司司長做了彙報。

可巧的是,這位司長雖然在北京出生,但父母老家也在江州,並且都姓吳。而且和吳老太太這一支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當年續家譜的時候,吳曉青還是他的長輩。這個吳司長回過兩次江州,每次回去都要去吳家大院走走看看,並且認定吳家大院的建造者,訓詁大師吳念孫也是自己的先人。他對吳家大院產生了濃厚的家族情節,有心要保住這個文物建築。吳家大院之所以很順利地被命名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主要就是他從中操作的結果。

聽說江州市政府要拆掉吳家大院開發商品房,這位吳家後人不樂意了。他親自在自己的辦公室接待了王曉磊和吳曉青老人。和吳老太太論起家譜來,他還要向老太太叫姑姑。吳老太做夢也沒有想到自己竟然還有一個這麼中用的侄子在京城做大官,激動起來,鼻涕一把淚一把地講述了吳家大院的悲慘遭遇。吳司長的眉頭越皺越緊,到了最後,生氣地拍了桌子,說:“這些人簡直是無法無天了!我們正要抓個這方麵的反麵典型呢,可好,有人主動往槍口上撞了!”

原來這些年來,全國各地的房價像坐了火箭似的噌噌往上漲,一些地方政府大搞“土地財政”,為了賣地皮搞開發,以“舊城改造”“小城鎮建設”為掩護,肆無忌憚地毀壞文物和名勝古跡。

這種“敗家子”的行徑,在社會上影響很大,已經引起了國家領導人的重視。今年年初,國家文物局就專門召開全國電視電話會議,下發通知,要求各地政府確實做好文物保護工作,特別強調,省級以上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拆遷,必須經過國家文物局的審批方可進行。但是《通知》下發後,不少地方政府依然是我行我素,這種文化古跡為經濟發展讓路的現象不但沒有得到有效遏製,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勢。為狠刹這股歪風邪氣,打擊不法之徒的囂張氣焰,前不久,國家文物局成立了四個督察組,對群眾舉報的一些文物被毀事件展開調查,叫停了不少違規開發工程。

吳家大院的遭遇,正是文物局要調查的典型案例。吳司長對這個事情非常重視,當即叫來一個督察組的組長,要求他們馬上組織人員,和舉報人員一起,親赴江州,對此事進行認真調查,嚴肅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