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匈奴人與狼(三)(1 / 1)

月氏王威逼利誘、軟硬兼施,採取各種手段逼迫其他部族與月氏聯合,召集了樓蘭、烏孫、康居、大宛等十幾個部族將近兩萬餘人,共同討伐匈奴部落聯盟。隨後,組成了一隻以月氏爲首的多部族聯軍,開始浩浩蕩蕩地向匈奴部落進軍,並由月氏王親自率領。仍舊沉浸於喜悅中的匈奴人毫無準備與防範,被打得措手不及,部族聯軍將整個匈奴部落聯盟圍攏起來,不放跑任何一個匈奴人。月氏王纔剛見識過了胰劄的本領,他深知此人能耐了得。若徑直攻入匈奴部落的話,雖說不一定失敗,但必定傷亡慘重。因此,他覺得最好的策略便是圍困匈奴人,令其無法與外界取得聯繫,而得不到補給與救援。缺水斷糧的匈奴部落堅持不了多久。部族聯軍就這樣駐紮於匈奴部落外,將整個聯盟圍得水泄不通。

而在匈奴部落聯盟內,遭到部族聯軍圍困的匈奴人隨之變得焦慮不安。部落內的水與食物的分量最多隻能維持全族人五日。匈奴乃遊牧民族,他們的食物需要通過外出打獵而獲取。此時匈奴部落已遭遇圍困,無法正常外族狩獵。匈奴人食物來源便從此中斷。如此下去,若再不及時得到補給或支援的話,匈奴部落很快便會陷入缺少水與食物的危險境地。胰劄覺得,即使此時向胰山發出求救,援軍也並非一時半會兒便可到達。而且,待援軍到來時,恐匈奴部落早已不復存在了。雖說,憑藉胰劄一人之力,能夠輕易衝出包圍。但他無法對付所有的部族聯軍。即便他能外出尋找救援。且不說時長問題,也不知該去何處求援。而且,一旦他離開匈奴部落,部族聯軍必定立馬攻入部落內。胰劄深知,部族聯軍之所以仍未進攻,正是忌憚於他的存在。一旦自己出現任何閃失,匈奴人便就此失去了保護傘,任由月氏人宰殺。因此,他絕不允許離開匈奴部落半步,更不容許出現任何危險。

如今匈奴部落所麵臨的最大困境是,如何儘快獲得充足的食物和水。匈奴部落缺少可靠的盟友,現在又遭到多個部族圍攻。即便與其友好的部族有心相助,但也無能爲力。如今,匈奴人也惟有寄希望於上蒼,希望蒼天有眼,降下災禍將部族聯軍趕跑。然而,事與願違,隨著日子一天天過,部族聯軍並未發現任何撤兵的跡象。話說回來,部族聯軍食物充足,毫無後顧之憂,豈肯如此輕易撤兵。眼見匈奴人缺少食物的情況越發嚴重,爲解燃眉之急,胰劄隻好在夜色的掩護下,潛入部族聯軍中,偷來了數頭羊。但這些隻夠極少數人食用,根本無法照顧到全體人員。隨後數夜內,胰劄又多次以身犯險,爲匈奴人偷來了不少牲畜。但部族聯軍不久便發現了,他們加強戒備,提高警惕,令胰劄難以得手。而且,胰劄覺得,一旦逼急了部族聯軍,說不定,他們隨時皆有可能發動突襲。如此一來,豈不害了匈奴人。

圍困又持續了將近一個月,缺少水與食物令匈奴人變得越發虛弱與絕望,個個骨瘦如柴,難以站立。胰劄也已連續五日米水未進,雖說他仍顯得十分精神。然此時一旦發生戰鬥,他的力量與體力必定大不如前。不僅如此,圍困匈奴部落的部族聯軍仍未出現任何撤兵的跡象。他們反而變得愈加精神昂揚。整天吃喝玩樂,瀟灑快活。因爲他們知道匈奴人支撐不了多久了。勝利已觸手可及。麵對此番狀況,胰劄也開始懷疑,匈奴人是否還能撐到援軍到來,而援軍又從何而來,以及自己是否還有能力保護他們。匈奴人的痛苦與絕望便是月氏王的快樂,他覺得自己此時勝券在握,攻陷匈奴部落,徹底消滅匈奴人,一雪前恥,指日可待。

然而,隨後不久,月氏王不得不麵臨的一個亟待解決的棘手問題,自部族聯軍圍困至今已足有兩個多月。許多人開始變得越發思家,尤其是那些不願千裏至此的部族。加之許多部族是被迫加入此次行動的,他們本不願出兵,但迫於月氏淫威。而且,他們參與的還是一場即便勝利了也得不到任何好處的戰鬥。月氏王也瞧出了衆人的憂慮。他也已多次勸慰安撫。然而,隨著時間推移。月氏王的安撫此時已失去了效果。部族首領強烈要求,要麼趕快進攻,要麼立馬撤兵。月氏王覺得,絕不可忽視部族首領的聲音,一旦觸犯衆怒,他們極有可能聯合起來倒戈相向。這是月氏王此時此刻最不願意見到的,在這個即將迎來勝利的時刻。而另一方麵,經過部族聯軍兩月來的圍困後,缺少水和食物的匈奴人此時定已極爲虛弱,毫無反抗能力。即便有那個本領天大的狼人在,其實力也必定大爲減弱。而且,即便是十拿九穩的事情,一旦久拖不決,也極有可能再生變故。因此,思慮再三後,月氏王決定同意部族首領的要求,即刻進攻匈奴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