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四回(上):秦會之粉墨登場 嶽鵬舉三伐中原(3 / 3)

二犯中原時,作為左副都元帥的完顏昌,也將秦檜夫婦帶在身邊,作為進攻南宋的向導。秦檜感到逃往南宋的機會來了,他想趁金宋開戰,偷偷逃回南宋,結束這段憋屈的恥辱的金國生活。當他把這個想法告訴王氏時,王氏卻不同意,說都元帥對二人恩重如山,隻要完顏昌登上皇帝寶座,將來秦檜也好加官晉爵。什麼南宋大金?在哪做官都一樣。

聽了王氏的話,秦檜心涼半截,王氏這是要與完顏昌做長久夫妻,甚至還想成為大金國的皇後,秦檜心中慢慢琢磨開了,思考良久,秦檜對王氏言道:“渾家,此次都元帥兵發中原,行軍打戰多有不便,渾家就留在燕山,等戰事結束,你我夫妻二人再團聚如何?”

此時的王氏,心事都在完顏昌身上,見完顏昌出外打戰,怕剛剛建立的情感又疏遠了,若是完顏昌再從中原帶回一個年輕漂亮的女人,自己攀龍附鳳的想法就會泡湯。所以,當秦檜準備隨完顏昌出征時,完顏昌的妻子一車婆來到軍中,說王氏在家中哭訴:王氏嫁於秦檜時,隨嫁財物二十萬貫,如今,秦檜將財物帶往軍中,這是要休了她,她不想活了。

完顏昌聽了一車婆的話,心中明白幾分,他知道這是王氏想跟自己在一起,才編排出來的謊言,遂順水推舟道:“當今聖上禦駕親征,也可讓家眷隨行,秦檜也可以帶家眷!”就這樣,王氏與秦檜一起來到中原。

金兀術、撻懶圍困楚州後,久攻不下,甚是著急,王氏給撻懶出主意,說楚州知州趙立與秦檜同朝為官,早已熟識,不如讓秦檜給趙立寫封勸降信,若能勸降,可減少傷亡。兀術、撻懶覺得甚好,就命秦檜給楚州知州趙立寫勸降信,秦檜無奈,隻得提筆寫信,可他深知,若是自己寫信勸降趙立,流傳出去必將成為千古罪人,所以,他利用晦澀難懂的古文給趙立寫信,讓兀術和撻懶似懂非懂。

信中,秦檜對趙立言道:“靖康城破,二帝蒙羞,豫齊而立,國破而心悴;檜自幼聖讀,當知聖禮。康王幼立,君意如磐,檜以尊之,然,金人強悍,恐難日久,君當思之。”秦檜的意思是:靖康之難,汴京城破,二帝不幸被擄,金人相繼冊立張邦昌、劉豫為皇帝,這種國家破敗,山河破碎的局麵,讓我秦檜感到心力交瘁。我秦檜自幼飽讀聖賢之書,知道聖人所說的話:君辱臣死。所以,甘願陪王伴駕在北國吃苦。康王在南京剛剛登基,你趙立維護宋室的決心堅如磐石,秦檜非常尊重。然而,金人強悍,兵多將廣,楚州城恐怕難以持久,你一定要想好怎麼辦?

應該說,秦檜的信並非完全意義上的勸降信,隻是表達了自己尊聖人之禮,在北國吃苦受罪,對回歸南宋的渴望,雖然也說金人強悍,楚州城難以日久,至於怎麼做?你趙立自己考慮。所以,趙立看到秦檜的來信,哈哈大笑道:“秦會之(姓秦名檜字會之),你總算沒有辱沒祖宗!”並將信隨手一扔,沒有放在心上,繼續與金人對抗到底,最後,楚州在金人強大的攻勢下,兵敗城破,趙立也在戰鬥中被雷石擊中殉國,秦檜與王氏跟隨兀術、撻懶進駐楚州。

說來也巧,王氏身邊的一名丫鬟正是楚州人氏,在楚州有很多親戚,對這裏的道路也非常熟悉。秦檜得知這個情況後,悄悄對丫鬟交代一番,得知秦檜想離開金營回歸南宋,丫鬟非常樂意,再也不想回到金國屈辱地過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