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探馬的話,楊幺大吃一驚,嶽飛剛剛屯駐兩月餘,如何會有這麼多水軍,一聽三萬水軍,楊幺嚇得是魂飛天外,哆哆嗦嗦地喊道:“虎賁將軍陳寓信聽令,本王命你為先鋒,率車輪戰艦五艘、大小船隻三十艘、水軍五千,前去迎戰嶽飛;太子鍾子義聽令:本王命你為左路軍,率都統領陳瑫、車輪戰艦五艘、大小戰船三十隻、水軍五千,策應虎賁將軍左翼;三衙兵馬司部堂夏誠聽令:本王命你為右路軍、率車輪戰艦五艘、大小戰船三十隻、水軍五千,策應陳寓信的右翼;兵馬太尉楊欽聽令:本王命你為中軍,率車輪戰艦十艘、大小戰船五十艘、水軍一萬,正麵迎戰嶽飛!餘下人馬隨本王鎮守寶台山,聽候各位愛卿的捷報,也為各路人馬斷後!”
說完這些,楊欽、鍾子義、陳寓信、夏誠、陳瑫等人領命紛紛離開。撇下楊幺像熱鍋上的螞蟻一般暫且不說,單說水軍先鋒虎賁將軍陳寓信,領著五千水軍由車輪戰艦頭前開道。
要說楊幺曆來不把宋軍放在眼裏,肆無忌憚的大鬧洞庭,不僅僅是因為手下人強馬壯,而且擁有幾十艘車輪戰艦,讓南宋水軍望塵莫及。剛剛起帆的車輪戰艦果然厲害,劈波斬浪,速度非凡,一離開碼頭,就像五隻覓食的水獺,爭先恐後,奮勇向前,將其他三十隻戰船遠遠的甩在身後,水上作戰靠的就是船堅器利,別看五艘車輪戰艦,此時的作戰人數卻在一半以上,滿員時,每艘車輪戰艦可以搭載一千多人。
陳寓信遠遠看到嶽飛的水軍分成四個方陣,分插各色旗幟,正中的旗幟為紅色;左邊為黃色;右邊為藍色;後方為白色。就在陳寓信領著戰艦往前衝的時候,忽見嶽飛中間方陣中一杆紅色的大旗一揮,隻見嶽飛的水軍立即掉轉船頭,紛紛往回跑,掉轉船頭時,紅色的戰船撞在黃色的戰船上,白色的戰船撞在紅色的戰船上,藍色的戰船又撞在白色的戰船上,旗糜舟亂,一片狼敗之象。
陳寓信看後,哈哈大笑道:“嶽飛臨時湊起來的烏合之眾,真的是不堪一擊,本將軍的戰艦還沒到,就嚇得紛紛逃竄,自顧不暇。”笑完,陳寓信命旗手打出信號,讓其他三十隻戰船跟上,對嶽飛的水軍發起衝擊。
嶽飛的水軍拚命逃,陳寓信的水軍拚命追,感情這不是在打戰,好像是在劃龍舟。雙方這樣你追我趕行了十多裏水路,策應陳寓信的的車輪戰艦也都跟了上來,忽然,陳寓信的五艘車輪戰艦停滯不前,氣得陳寓信大聲怪叫:“誰讓你們停下來的,全力追趕!”可是,無論他怎麼叫喊,戰艦依然泊在那裏,不能前進一步。隻見嶽飛的水軍非常嚴整的圍了過來,陳寓信命人下去查看,回來告訴他,水輪全部被稻草纏繞起來了,根本無法轉動,眼看嶽飛的水軍快要趕到,急得陳寓信大叫:“快!弓弩手、拋石手準備迎戰!”
由於車輪戰艦比其他船隻快,左右策應的車輪戰艦也都陷入嶽飛的“稻草陣”中,成為嶽飛的水軍的活靶子。嶽飛將紅旗一揮,一支支帶著火焰的大力弩射向車輪戰艦,由於嶽飛的艦船離得遠,陳寓信、鍾子義、夏誠等人的弓弩、拋石機都失去作用,看著大火燒掉桅帆,車輪戰艦的兵勇紛紛跳入湖中,戰艦上隻剩下陳寓信一人在玩命抵抗,就在這時,一條並不起眼小船來到陳寓信麵前,隻見船頭站著一位白袍小將,手持虎頭鏨金槍,到了陳寓信麵前,高聲言道:“陳寓信,楊幺危害洞庭,天理難容;現在,你們已經一敗塗地了,難道還不投降更待何時?”
來的這員小將非是別人,正是嶽飛的乘龍快婿——張憲是也!這真是:強敵不除國罹難,湖匪不滅民遭殃;設下擒龍伏虎計,敢教驃騎不張狂。洞庭湖嶽飛收三猛稻草陣覆滅楊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