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三回:下)獻良策董生賣主求榮 脫險境兀術龍歸大海(3 / 3)

這樣一來,嶽飛也沒辦法,隻好嗨歎一聲:“嗨哎……好吧!看在眾兄弟的麵上,牛皋、嶽雲、張憲,今日本將軍就繞你們一次,下不為例,若再敢違抗軍令,定斬不赦!”牛皋一聽,咧著大嘴笑道:“哎!這才是俺的好大哥。不過,大哥,雲兒、張憲破敵擒將有功,你得上奏朝廷,為他們請功啊!”

“哼!違抗軍令,私自劫營,不給你們杖責,已算大幸,功過相抵,不予表彰,好生下去歇息去吧!”嶽飛言道。“得,俺和雲兒、張憲白忙活一宿了。哎呀!沒有吃‘燒餅(杖責),俺知足啦!’”牛皋自顧自地說道。牛皋、嶽雲、張憲出了大帳,嶽飛命石泉將蕭斡裏也好生安置,待傷勢好轉,用囚車將蕭斡裏也送到越州交於皇上處置,後來,蕭斡裏也在金宋交換人質中,用他將高宗趙構的母親韋賢妃換回,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嶽飛取得牛頭山大勝後,基本掃清建康府周邊的金軍。五月,金兀術逃至江北龍灣,嶽飛得知訊息後,派牛皋、董先、徐慶、嶽雲、張憲領三百騎、步兵二千,前往龍灣襲擾,並大肆放風說嶽飛的大軍即將渡江,與金兀術決一死戰,金兀術經黃天蕩一戰,心膽俱裂,聽到嶽飛的主力即將過江,趕緊領兵退守淮西,建康府暫時無兵事,趙構在右相趙鼎的建議下,啟用被罷黜的河北招討使張所為金陵製置使。

建康府安定後,嶽飛又回到宜興張渚駐防。五月下旬,嶽飛奉命押解戰俘去越州,生平第一次覲見宋高宗趙構。到達越州後,嶽飛首先去見自己的上司張俊,張俊告知嶽飛,朝廷要派他鎮守江南東路的饒州,嶽飛認為這樣不妥,他覲見高宗後奏曰:“建康為要害之地,宜選兵固守,仍益兵守淮,拱衛腹心。”高宗趙構表示支持。

六月初,朝廷派張俊領嶽飛前往湖州征討戚方,因為戚方的人馬在湖州逐漸做大,時時對臨安府構成威脅。嶽飛隻好返回張渚,以吉青、良新、趙義、張顯為先鋒軍,領三千人馬在廣德七十裏的苦嶺紮寨,張俊領大軍由西南兜過去圍住湖州,戚方在選擇對手時,他認為苦嶺的先鋒軍是弱勢,想從苦嶺殺開一條血路,沒想到,吉青、良新、趙義、張顯都不是善茬,一番苦戰之後,根本不是對手,而且嶽飛的後軍源源不斷地湧來,戚方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隻得向張俊投降。

此時,嶽飛聞報,金兀術逃到淮西後,與完顏昌合兵一處,兩人商量後,準備攻打楚州。得到楚州守將薛慶的軍報後,趙構詔張俊率軍救援楚州,而嶽飛一直是張俊的前軍,這一次又成為救援楚州的先遣軍,嶽飛知道自己即將離開張渚,要跨過長江,向北挺進,心中激動萬分,這是自己多年來的心願,自己的出生地就在河朔,由於金人南侵,以黃潛善為首的奸臣蒙蔽高宗而日益南,置中原故土與不顧。

現在自己終於奉命開赴江北,踏上北方的土地,心中如波濤洶湧,他隨即提筆在房東張大年家的屏風上題道:“近中原板蕩,金賊長驅,如入無人之境;將帥無能,不及長城之壯。餘發憤河朔,起自相台,總發從軍,小大曆二百餘戰。雖未及遠涉夷荒,討曲巢穴,亦且快國讎之萬一。今又提一壘孤軍,振起宜興,建康之城,一舉而複,賊擁入江,倉皇宵遁,所恨不能匹馬不回耳!今且休兵養卒,蓄銳待敵。如或胡廷見念,賜予器甲,使之完備,頒降功賞,使人蒙恩;即當深入虜庭,縛賊主碟血馬前,盡屠夷種,迎二聖複還京師,取故地再上版籍。他時過此,勒功金石,豈不快哉!此心一發,天地知之,知我者知之。建炎四年六月望日,河朔嶽飛書。”

這真是:鐵騎能踏山,無須弓角張;誤入水鄉裏,神仙俱膽寒。時危顯貞節,亂世辯忠良;投身報明主,身死為國殤。獻良策董生賣主求榮,脫險境兀術龍歸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