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回:中)獻良策嶽飛嶄露頭角 納忠言宗澤誓破金兵(2 / 2)

盡管劉浩緊催慢催,許多宋軍躺在地上還沒明白怎麼回事,已經身首異處,劉浩指揮著人馬奮力廝殺,一邊殺,一邊高聲喊道:“弟兄們,不要慌,不要亂,陳元帥的兵馬就在後方,隻要我們拚死一戰,一定能攻破金兵大營!”

五千金兵對陣二千宋軍,在人數上絕對占了上風,嶽飛領著湯懷王貴張顯三人,奮力廝殺,保護劉浩,此時,五千金兵將宋軍團團圍住,如不殺出重圍,二千人馬,一個也別想活命。嶽飛急了,對劉浩言道:“將軍,您摔大隊人馬殺出重圍,屬下領兄弟們為你斷後,趕緊與陳元帥回合。”

說完,嶽飛對湯懷王貴張顯三人道:“兄弟們,我們四人往敵人密集地方殺,衝散敵軍的隊伍,掩護劉將軍衝出重圍。”“大哥,我們聽你的!”說完,四人如同下山的猛虎,哪裏人多,他們就往哪裏闖。

湯懷雙手擒著子母鴛鴦棒,左打右撩,棍棒碰著金兵的腦袋,就像是碰到西瓜上一樣,沾上死,挨上亡。王貴手持金背砍山刀,催動戰馬,衝入敵陣,如同虎入羊群,金背砍山刀上下翻飛,風卷殘雲,金兵金將的腦袋滾落一地。張顯更是不含糊,手使點鋼槍,紮出去腦袋一串,抽回來死屍一行,金兵金將被這四員宋軍小頭目殺的魂不守舍。

嶽飛看著三人精神十足,殺出彩來,心中非常高興,一邊斬殺敵將,一邊保護三位兄弟。經嶽飛等四兄弟這麼一衝,包圍宋軍的金兵潰不成軍,此時,劉浩已經領著大多數人馬已經殺出重圍,嶽飛高喊一聲:“兄弟們,撤!”“嘩”的一聲,四匹快馬從金兵的缺口衝了出去。

劉浩摔人馬已經突出重圍,可追趕的金兵絲毫沒有放棄,他們在後麵緊緊追趕宋軍,大有決一雌雄的架勢。劉浩領著宋軍哪敢喘息,幸虧有嶽飛在後麵斷後,否則,傷亡更多,他們拚了命地想要與陳亨伯的兵馬回合。可是,勝利永遠屬於有準備的人。就在劉浩的人馬快要趕到清風口時,從清風口傳來萬馬廝嘯的殺聲。

原來,那個滿腹草包自以為是的中軍統帥陳亨伯,在調度完人馬後,命中軍緩緩隨行,副元帥汪伯顏再三催促他路上不可停歇,一定在天黑前與前軍回合,一是怕前軍孤軍奮進,二是怕中了金兵的埋伏。可是,舒適慣的陳亨伯如何能夠聽進去,不僅不快馬加鞭,而且一個時辰一歇,百八十裏路,愣是一天尚未到達。

中軍大隊人馬到達清風口,天色已經黑了下來,副帥汪伯顏看到清風口地勢險峻,趕緊讓隊伍停下來,告訴陳亨伯天黑不能通過山穀,否則,就會犯兵家大忌,此時,陳亨伯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可是,他心中想到,康王讓自己掛帥,若是一天時間尚未到達金兵大營,說出來太讓人笑話了,再說,今天在穀口外安營紮寨,明天還要起營,自己還要受顛簸之苦。

想到這,陳亨伯看了看清風口,定了定心神,清風口一片寂靜,他對汪伯顏道:“汪將軍,本帥自幼熟讀《孫子兵法》,孫子曰:眾樹動者,來也;鳥起者,伏也。本帥觀清風口,樹沒有動,鳥沒有起,哪來伏兵!”

汪伯顏道:“陳元帥,正因為樹未動,鳥未起,其中可能有詐,請陳元帥想一想,現在正是眾鳥投宿之時,為何不見鳥動,說明樹林中有人,眾鳥皆不敢入林,我們還是在山穀外紮營,明日再出清風口與前軍回合。”

“咄!汪伯顏,你也算是從軍多年將軍了,如何能說出這番話來,你的意思是讓本帥置前軍於不顧,若前軍遭襲,你有何顏麵去見康王?”陳亨伯理直氣壯地埋怨汪伯顏。“元帥,屬下並非是不顧前軍,元帥可命傳令兵火速通知劉將軍,退到山前穀口紮營,兩軍相距不到兩裏,前後有個照應。更何況,偌大個清風口沒有一個飛鳥入巢,這是千真萬確事實呀!”汪伯顏氣哼哼地說道。

“汪將軍,鳥獸不入林,更加說明林中沒有埋伏。”陳亨伯蠻有把握地說道。“喔!陳元帥,此話怎講?”汪伯顏詫異地問道。“汪將軍,我來問你,鳥獸一般在何時入林?”陳亨伯向汪伯顏詢問道。“鳥獸自然是黃昏之時入林。”汪伯顏道。

“這就對了,鳥獸在黃昏之時入林,現在是幾時?本帥以為,鳥獸皆已睡熟耳!哈哈哈……”陳亨伯大笑之後,高聲喊道:“傳本帥將令:中軍、右軍、後軍快速通過山穀,到李固渡安營紮寨!”“是!”眾將答應一聲,中軍快速向山穀深處推進,右軍和後軍也隨大隊人馬進入山穀。

浩浩蕩蕩的五萬人馬全部走進山穀,隻聽一聲牛角號響,山林之中如同萬馬奔下,幾裏山穀喊殺聲陣陣,緊跟著,滾木雷石,翻滾的火球,弓弩箭簇,像雨點一樣向宋軍襲來。山穀狹窄,一邊是山,一邊懸崖峭壁的溝壑,宋軍退無可退,隻會紙上談兵的陳亨伯如同萬丈高樓失腳,揚子江心斷攬崩舟一般,嚇得魂不附體,高喊:“快撤!快撤!”本來三軍將士想奮力往前衝,陳亨伯一喊“快撤”,五萬宋軍暈頭轉向,後隊變前隊,前隊變後隊,前湧後堵,相互傾軋,死傷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