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回:下)洪幫主大戰全冠清 嶽鵬舉死磕血手印(2 / 3)

離開襄陽地界,嶽飛打馬如飛,過郢州,來到長江邊,他來不及歇息,雇傭船家,牽上馬順江而下,桃花汛期,水流湍急,波濤洶湧;老人是位使船的行家裏手,一手擺擼,一手打起風帆,小船避開暗流,繞過險灘,一會兒浮在浪尖,一會兒跌入浪底,而老人麵無懼色,依然握緊搖櫓,劈波斬浪,駕輕就熟,他們很快就過了九江。

江水之中,嶽飛遠遠看去,江岸右邊,高大挺拔的山峰比肩而立,老人告訴嶽飛,這都是黃山的餘脈,連綿逶蜒,山巒疊嶂。他讓老人就近停船,嶽飛上得岸來,放馬前行,比肩而立的群峰,山環水抱,鬱鬱蔥蔥,他仿佛一下子來到星羅棋布的迷宮,高大挺直的鬆柏,傲然屹立,翹首以待;生機怏然的杜鵑花,暗香浮動,含苞欲放;耐不住寂寞的桃花也在叢林中伸出枝來,展示色澤的豔麗。

嶽飛無心留戀身邊的秀美風光,催馬往東南方向疾奔,因為,光明頂近佛寺是悟澄大師修行的地方,血手印恨恨地說“先殺丐幫眾人,然後到光明頂殺了那個老禿驢”,且不說這話是否當真,有一點可以肯定,悟澄大師定然知道血手印的來曆,否則,血手印不會道明地點。

光明頂近佛寺是達摩老祖的親傳弟子,幾百年來與少林寺一脈相承,嶽飛實在想不通,悟澄大師也是一位清修多年,涵養極高的僧人,像他這種佛門中人,怎麼會有師妹,又怎麼會與血手印攪和在一起;尤其是血手印在江湖中濫殺無辜,悟澄大師為何坐視不管呢?

群峰環繞的十萬大山,嶽飛單人獨騎奔馳其間,根本看不到人家,要想問路都十分困難,他隻好憑借陽光和樹根辨別方向,好在閃電搏龍駒非同一般馬匹,不僅腳程快,而且能夠翻山越嶺,足足跑了一天多路程,嶽飛已經從獵戶口中得知光明頂的具體位置。光明頂是黃山三大主峰之一,山峰峭立且山頂寬大平坦,由於光明頂高聳入雲,故把寺廟稱之為近佛寺,近佛寺現任住持就是悟澄大師。

嶽飛將馬匹寄托在獵戶人家,隨身攜帶湛盧寶劍往光明頂登去,他施展逍遙派絕頂輕功,半個多時辰後,已經看到山門,青石鋪就的台階隨山勢盤旋,嶽飛拾階而上,來到寺廟前,兩扇朱紅漆麵的大門緊緊關閉,門頭上橫著一幅牌匾:近佛寺,遒勁的狂草,頗有懷素和尚的遺風。

嶽飛上前敲了敲門,朗聲問道:“悟澄大師在嗎?在下嶽飛前來拜見!”工夫不大,“吱拗拗”一聲響,寺門打開,麵前站著一個比自己年長的小和尚,單手合十高念佛號:“阿彌陀佛,善哉!善哉!這位施主,師傅出去雲遊,至今未歸,不知施主是……”

“哦,在下相州嶽飛,多聞悟澄大師宅心仁厚,佛法精深,特來請教,不知大師雲遊,失之交臂,也是在下佛緣不到,慚愧慚愧。”嶽飛答道。小和尚見嶽飛彬彬有禮,氣質非凡,遂道:“看施主相貌英俊,儀表堂堂,莫非你就是京城之中,槍挑梁王的嶽飛嶽鵬舉。”

嶽飛抱拳拱手道:“在下正是嶽飛嶽鵬舉。”小和尚道:“嶽施主人中龍鳳,光臨小寺,甚感榮幸之至,快請進!快請進!”

一僧一俗,兩個不相上下的年輕人,一塊向寺廟內走去,在行走的過程中,小和尚告訴嶽飛,悟澄大師已經雲遊兩年了,至今毫無訊息,自己也在打聽師傅的下落。接著,嶽飛向小和尚打聽,悟澄大師是否有位師妹,小和尚道:“師傅是佛家弟子,哪來的師妹,不知施主意欲何指?”嶽飛連忙道:“哦,師傅誤會了,在下路過襄陽時,曾聽得有人自稱是悟澄大師師妹,在下也甚感納悶,情不自禁叨問兩句,沒有別的意思,悟澄大師是在下敬佩的前輩高人,不敢有半點褻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