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回:上)擎天架海白玉柱 中興宋室百代驕(3 / 3)

這時,洪七對嶽飛言道:“嶽賢弟,此次武林眾英雄都是收到魯大俠的邀請,聚於丐幫共商武林人物失蹤之謎,去年武林大會,我洪某曾經說過,除抗擊金人之事,洪七決不以武林盟主自居,今日借一方之地,讓武林共聚共商,洪某略盡地主之誼。”洪七對嶽飛這樣說,其實他也是對大家而言,防止別人誤會,以為丐幫再發英雄帖而以武林盟主自居。

“泰山三傑”之一的魯正閣站起身形道:“天下各路英豪,武林各位前輩,此次武林聚盟皆在下所為,絕華島之事曆曆在目,舍弟之死聲聲在耳,舍弟與我親如手足,然,舍弟之死令人發指,其他失蹤武林人物是生是死,猶未可知,想我中原武林豪傑並起,英雄輩出,不能置失蹤武林於不顧;在下廣發英雄帖,共聚於丐幫,還是懇請丐幫洪幫主牽頭,還中原武林一個公道,還天下武林一個公道。”說這話時,魯正閣幾乎是義憤填膺,聲淚俱下。

洪七聽了魯正閣的話,連忙言道:“魯大俠,讓洪某為中原武林出一份力,洪某和丐幫上下縱使肝腦塗地也在所不惜,若是讓洪某牽頭,然,洪某智不能過人,武不能超群,德不能服眾,恐怕有負眾望;洪某認為,少林主持虛清大師,既是武學大師,又是聲名顯赫的尊者,振臂一呼,武林莫不響應;在才學上,嶽賢弟可以說文武雙全,有勇有謀,智慧過人,洪某舉薦虛清大師和嶽賢弟為正副帶頭人,大家以為如何?”

還沒等嶽飛說話,虛清大師單掌合十,高誦佛號:“阿彌陀佛!善哉!善哉!洪幫主對老衲之言確已過譽,對自己確已過責了。前人皆曰:少林乃中原之泰山北鬥,其實,到貧僧這裏,已經枯萎凋零,無法與丐幫及眾武林相比。武林人物失蹤一事,貧僧一籌莫展,作為中原武林一分子,為中原武林之穩定,即使要貧僧下阿鼻地獄,老衲莫敢不從,帶頭之事,還是盡舉賢能。”

虛清大師的話一結束,其他人開始交頭接耳,有的說:“洪幫主的話有道理,畢竟少林是武林中的泰山北鬥,說話辦事很有分量,還是虛清大師帶頭的好。”有的說:“丐幫是天下第一大幫,人手眾多,耳目眾多,對尋找失蹤人物很有幫助,還是應該由洪幫主領頭。”還有的說:“失蹤人物杳如黃鶴,根本無從查起,需要一位才智過人者擔當領頭人,我看嶽少俠堪當此任。”

大家都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一直沉默不語的梅劍站起身形道:“各位,我們不要再做這樣的無謂之爭了。虛清大師確實德高望重,擔當領頭人未嚐不可;而洪幫主是後起之秀,聲名鵲起,也是擔當領頭人的合適人選,但是,逍遙派以為,尋找失蹤武林人物,非大智大勇者而不能為,絕華島一事,給了我們極大的教訓,若非嶽少俠與‘四絕藝人’鬥智鬥勇,我們早已葬身海底,萬劫不複。如今,我中原武林再次尋找‘四絕藝人’,恐怕‘四絕藝人’早有警覺,不知道他們還會弄出什麼樣的卑鄙手段、什麼樣的陰謀詭計來陷害我等,所以,逍遙派以為,嶽少俠是此次尋找失蹤武林人物的最佳人選,不知大家意下如何?”

總舵之內一片寂靜,在場的眾武林都覺得梅劍大師的話,抓住要害,入木三分,許多人不住地點頭,特別是那些親臨覺華洞的武林人物,對嶽飛的武功和才智心服口服,梅劍大師的話音一落,洪七、白菱、黃藥師、牛皋、湯懷、王貴等年青一輩舉雙手讚同,而瀾滄門的水無痕、虛清大師、昆侖派的司馬雁南、崆洞派的絕塵子等,也都讚同,其他人想一想確有道理,不在堅持虛清大師為領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