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娘一聽,淚雨滂沱,哽咽道:“民女終於等到這一天了。”說完,泣不成聲。黃佐趕忙勸阻道:“夫人,此時不是哭的時候,若是被金人發現,非但你我性命不保,恐怕還會連累路公子。現在還需夫人暫且忍耐,待路公子回來後,在下用故事慢慢開導他,讓他早日認祖歸宗,目前還摸不清公子的想法。”
奶娘擦幹眼淚道:“先生,民女能做些什麼呢?”黃佐道:“夫人,您的作用太大了,一旦在下揭開路公子的身份後,隻有您才能作證,路公子也最聽您的話。另外,當在下開導路公子的時候,夫人能為在下望風最好,不能,在下也會小心的。”“能!民女一定為先生把風,這關乎文龍一輩子的事,民女省得。”奶娘說道。
簡短解說,當日未時,黃佐再次來到路文龍的營帳,路文龍押糧歸來,見到王佐,他迫不及待地說道:“先生,四狼主讓俺押糧去了,真沒勁,還是聽先生講故事有勁,先生您知道的真多。”
“哦!不是苦人兒知道的多,是苦人兒讀得書多,狼主讓苦人兒給小王爺講學,今後小王爺也可以知道很多。”黃佐回答道。
“嗯!先生,您今天給我講什麼故事?”路文龍問道。“嗯……今天苦人兒給小王爺講兩個典故,典故也是故事,不知小王爺是否有興趣?”“有有有!隻要是先生講的,文龍都有興趣。”路文龍急切地說道。
黃佐道:“好!下麵苦人兒就講一個‘越鳥向南,驊駒向北’的故事。說春秋戰國時期,在長江流域有兩個國家,一個叫吳國,一個叫越國。越國在與吳國的戰爭中一敗塗地,迫不得已,越國成為吳國附庸,不僅越國的國王勾踐要給吳國夫差做下人,還要向吳國進貢美女。
在進貢的美女中,有一位美女叫西施,在越國時,她養了一隻鸚鵡,真正是巧嘴八哥,能說會道。西施被進貢到吳國,就將這隻鸚鵡帶到吳國,自從鸚鵡來到吳國以來,從不開口說話,也不吃不喝,活生生地餓死,這就是越鳥向南的典故。”
“先生,這是為啥?”路文龍好奇地問道。黃佐道:“因為這種鳥兒就生活在越國的叢林中,一旦離開越國的山林氣候,盡管有吃有喝,鳥兒也眷戀故土,所以,到了吳國,它是不會開口說話的,寧願餓死。”
“哦!原來是這樣!那先生快快給俺講講驊駒向北的故事。”路文龍催促道。
黃佐呷了一口水,不疾不徐道:“驊駒向北的故事,離我們的時間不算太遠。說大宋初年,有一位大將叫孟良,在沒有成為大將前,他時常去北國大遼做買賣,練武之人都珍視馬匹,孟良也是一樣。他在大遼看到一匹寶馬良駒,非常想得到它,可是主人也喜歡這匹寶馬,不肯賣,孟良沒有辦法,隻得將這匹寶馬良駒偷回大宋。寶馬來到大宋以後,非常思念北國和它原先的主人,不管孟良用什麼上等的草料喂養,寶馬就是不吃不喝,最後活活餓死,這就是驊駒向北的故事。”
“嗯!有趣。先生再講。”路文龍滿心歡喜道。黃佐道:“小王爺,再講還是要的,那麼,做學問,就是要學會思考,古人言:學則思,思則通,通則變;學而不思則罔矣!小王爺對這兩則故事有什麼感受?”
“嗯……有趣。”路文龍道。“‘有趣’二字可不是做學問的態度。”黃佐進一步闡述道。“嗯……鳥兒馬兒非常有氣節,也是英雄。”路文龍回答道。“哈哈哈!小王爺回答的更有趣,把鳥兒馬兒也比作英雄,起碼說明小王爺也認同它們的氣節,這一點很好,那麼,苦人兒要問一句:如果小王爺是鳥兒馬兒又當如何呢?”黃佐笑過之後,意有所指道。
“嗯……俺是鳥兒馬兒,俺首先逃離牢籠,飛回自己的故土。如果無法逃離,俺也像鳥兒馬兒一樣,不吃不喝,餓死自己。”路文龍若有所思道。“小王爺不愧為英雄,能明白這些道理,令苦人兒為你感到高興。”黃佐讚賞道。
“苦人兒,再給俺講一個故事。”路文龍要求道。“苦人兒也是叫的嗎?你該叫先生,以後再對先生無禮,你也別再喊我乳娘了。”奶娘從裏麵厲色荏冉道。“乳娘,文龍錯了!”說完,轉身對黃佐躬身施禮道:“文龍口不擇言,有失禮教,給先生賠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