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奎來到夏金吾對麵,相互通名後,二人各亮兵刃戰在一起。隻見張奎一個“金雞點頭”,虎頭鏨金槍直奔夏金吾麵門刺來;夏金吾也不含糊,一個“海底撈月”,想崩開張奎的大槍。張奎知道夏金吾力大無窮,不敢力敵,槍刺到一半,忽然收回,順勢一個“小鬼推磨”,槍尖直奔夏金吾小腹紮來;夏金吾藝高人膽大,人坐在馬上,身體往旁一閃,大槍紮空;緊跟著金瓜破天錘一個“奇峰飛來”,沒頭沒腦朝張奎砸開。
張奎何許人也?自從跟隨嶽飛,出生入死,身經數十戰,豈能讓你一擊而中。張奎雙腿夾著馬肚囊,身體側在戰馬之上,夏金吾大錘走空。二馬“吧啦”一措蹬,夏金吾率先出招,一個“橫掃千軍”,想將張奎掃於馬下;張奎大槍一抖,一個“烏龍攪尾”,擺脫夏金吾的破天錘。你來我往,各不相讓,七十多個回合後,張奎感到有點兒力不從心,要是一般的戰鬥,張奎與對方大戰一兩百個回合不成問題,問題是與夏金吾交戰,都是力敵,不敢大意,稍不留神,大槍就有被震飛的可能,所以,張奎全神貫注,卯足力氣與夏金吾對敵,這樣一來,體力透支過大,出槍的動作越來越慢,觀敵瞭陣的李道知道不好,一邊命弓箭手準備好,一邊鳴金收兵。張奎聽到收兵鑼後,虛幻一槍,勉強跳出圈外,夏金吾剛想要追,“邦邦邦”,一陣弓弦響,宋軍射出無數支雕翎箭,張奎得以安全回到陣中,李道又命弓箭手壓陣,其他人馬陸續後撤,回歸城中。
張奎收兵回城後,金兀術也鳴金收兵,他似乎並不急於攻打郾城,隻是吩咐夏金吾明天繼續挑戰。哪位問了,金兀術得知嶽飛在郾城的人馬不多,才迫不及待攻打郾城,那麼,夏金吾連著殺死宋軍多員將官,士氣正盛,現在為何不急於攻打郾城呢?
其實,順昌之敗,讓金兀術懂得一個道理:不打無準備之戰。六月初,金兀術由於急功冒進,攻打順昌,吃了劉錡的大虧;尤其是嶽雲馳援的五千鐵騎,手使重斧,殺傷力很大;以前攻打大宋,宋軍的戰馬都處於劣勢,如今,宋軍所使用的戰馬,與金國的戰馬毫無差異,讓金兀術非常納悶,雖然自己有“鐵浮屠”和“拐子馬”,在順昌之戰中似乎就是擺設。
所以,這一次金兀術讓突合速駐紮五裏店,利用這裏地形打造一座宋軍的墳場,因為,這裏是通往穎昌、汴京的必經之路,隻要扼守五裏店,不怕你嶽飛不與我決戰,就算你的三路人馬全部回撤,也僅僅十萬,而我有十五萬大軍,當嶽飛在穎昌、淮寧、陳州、鄭州的人馬全部撤回,等郾城之戰勝利後,我再回軍,豈不是犁庭掃穴,收複失地,易如反掌。故而,金兀術不斷催促突合速抓緊時間修建營壘,整固器械,對攻打郾城反而鬆懈了。
第二日,夏金吾繼續挑戰,宋軍無人應戰,隻得高掛免戰牌,金軍罵了一陣,自覺無趣,隻得收兵回營。
再來說一說嶽飛通知三路人馬回撤的將軍:前往順昌的是銅錘將付天亮,順昌離郾城最遠;前往淮寧府的是破敵軍副統製胡清,這一路人馬最近;前往鄭州的是偏將軍楊成,楊成本來就是王貴手下的大將,此次是回來崔糧的,所以,他回鄭州可謂是輕車熟路。
三人出了東門,催馬加鞭,恨不能將戰馬插上翅膀。尤其是銅錘將付天亮,心中焦慮無比,因為,他不僅與嶽雲私交甚篤,而且嶽飛是他最敬重的長者,見嶽飛傷感至極,以至於目疾再犯,他想早一點通知嶽雲,疾速回歸,替父解憂,所以,付天亮不吃不喝,一日一夜趕到順昌。
嶽雲自馳援順昌以來,有些時日了,打敗金兀術後,他想早些回到爹爹身邊,但是,爹爹命他留在順昌協防,他不得不繼續留守。不成想,一紙詔命,趙構將劉錡的人馬撤往江南的太平州,隻留下嶽雲獨立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