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啊對啊!我們的老一輩,都會給我們講起黃河裏麵的各種怪事,其中,最頗負盛名的一個應該是那黃河上的運貨船的故事。”他說道,我他嗎頓時愣住了。
啥?黃河上還有運貨的船?這,這還真是千古一見的奇觀了,我家雖然不住黃河邊,但是我還真沒聽誰說過這黃河邊上還有能運貨的船的,這根本就是無稽之談啊!
黃河上麵的浪特別大,而且九曲十八彎,根本不具備水運的價值,並且黃河和長江一樣,它都是自西向東流淌著的,而長江之所以能作為水運的河流,也是源於它有可運的貨源。
這裏還好,這裏是陝西,作為一個內陸省份,其實嚴格意義上它的經濟發展的還可以,但是在從陝西往西邊看一看,就會發現,這些更加西北的省份,都是不具備什麼貨的。
有什麼好運的?有什麼能運到東邊的?
且不說現代改革開放之後,發達的全都是沿海地帶,內陸明顯經濟是跟不上的,就是古代,那邊也不是什麼好地方啊。
古代陝西這裏被稱為關中,往西邊出了關就是甘肅,出去了之後剩下的全都已經不是漢族文化圈的了,也是可以稱之為蠻夷的,而人口稠密,經濟發達的地方幾乎都在東邊,中原地區,以及南方地區,這西邊......
從西向東,有什麼東西好運的?這我還真沒見識過,我也沒聽人說過黃河上可以運輸貨物的,這還是頭一次聽說。
“你不是在忽悠我吧?黃河上麵浪大,而且九曲十八彎,能運貨物?”我無語的看著他,他也愣了一下,隨後辯駁道:“不是你們想的那種大船,一運就運好多東西的那種,是那種運送的少量的貨物,古代有走路上的,但是水利畢竟是便捷,不然的話就不會開鑿運河了。”
這大漢的知識儲備還算可以,至少他還知道有運河,不愧是做生意的人,也算是有點文化的。
“就說清朝的時候吧,那時候黃河邊上也是有專門給人運送貨物的組織的,怎麼運?就那種小木筏子,人在上麵壓著,一旦到了過不去的地方,立馬就能把木筏子丟掉,然後把貨物給拉上去,等過了這檔口之後,再繼續如此。”他說道,我發現自己還真是小看了勞動人民的智慧。
“那然後呢?”我問道,他哦了一聲,這才想起自己不是給我們普及知識的,而是告訴我們這河裏麵有什麼的,於是他接著說道:“以前我爺爺的爺爺,似乎就是在那種組織裏麵給人運貨的,所以我爺爺以前就給我講一些當時他爺爺在河裏麵遇到的怪事。”
“先說這河,這河水裏麵啊,別看渾濁,但是裏麵可是有不少的怪東西,有很多見都沒見過的魚,巨大的鱉,什麼裏麵的棺材啊,還有一些能與人說話的魚,都是我爺爺講給我的。”
啥?巨大的鱉?黃河的水流速特別的快,而且水裏麵還夾雜著大量的泥沙,難以想象這裏麵會有什麼鱉,更他嗎誇張的是還有能和人說話的魚?這不是在搞笑嗎?
我已經完全不怎麼相信這家夥的話了,很覺得他說的這話是在吹牛逼,怎麼可能有能和人類說話的魚呢?即使是那魚怪,也沒有和人說話啊!
那魚怪本身都已經長得和個人一樣了,擁有人的人體,也能在陸地上呼吸,看上去很像是人類,但是即使是那樣,它似乎都沒有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