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無雙的問題一出,高三十五班所欲學生都開始沉思,雖然說以前他們也經常拿這句話來調侃學問,還為自己不上課,不做作業,逃課找借口,但是現在回過神來想想,的確不明白到底是什麼意思。
站在後麵不懂華夏語的宮田考察團的師生們在通過翻譯得知後,也同樣開始沉思這個問題。
幾分鍾後,葉無雙麵帶微笑,說道:“請同學們暢所欲言,想到什麼說什麼。”
馬曉濤第一個舉手站起來,他用手扶了扶眼鏡,說道:“為什麼說學問之美,美在讓人一頭霧水呢,我認為現在社會上那些自稱專家學者的人太多,他們評判文學的高深與否,純粹是看一篇文章,一首詩詞,一首歌或者一本小說,隻要是越讓人看不懂,聽不懂,無法理解的,他們就認為這是好的文學,這是現在社會存在的一種畸形審美。”
“那馬曉濤同學能否舉例說明一下呢?”葉無雙笑著問道。
“我就拿我們現在常常接觸的音樂來說,音樂也是表達文學的一種方式,以前,也就是七八十年代,那個時候的歌曲有思想,有靈魂,讓人聽到至今都回味無窮,所以稱之為經典!
而如今快餐歌曲泛濫,所有歌曲都隻講速度,不講質量,千篇一律,每個曲調都無比精準,難道這真的是人唱出來的?機器代替了人的感情和思想,音樂製作人為了他們心中所謂的完美音樂,竟然將所有音調都用機器加工,改變。
的確隻這樣歌曲是完美了,但歌曲本身的靈魂卻消失了,開始讓人是覺得好聽,但聽過之後呢?那就是忘得一幹二淨!”
馬曉濤說完,便坐了下來。
頓時間教室裏鴉雀無聲,過了半晌,掌聲才想了起來,而且越來越大。
宮田高中考察團的師生們一個個臉上及其怪異,一個學生竟然有這麼高深的理解,那麼這個年輕老師呢,不是更恐怖?
這一下,那些開始鄙夷的宮田男學生都打消了那個想法,而是將高三十五班的學生當做了真正的對手。
葉無雙看著台下的學生們,笑著說道:“剛才馬曉濤同學說的非常好,那我們再說說關於詩歌的問題,在你們這樣的年紀,有沒有被一首情詩感動?被一首詩歌所征服?你們有沒有想過為自己喜歡的對象寫一首情詩-----這個問題我不需要你們回答。我知道,一定會有。”
話音落罷,下麵的學生們都哈哈大笑了起來。
畢竟他們都處於青春懵懂的狀態,對異性,對愛情也是非常渴望的。
那個少年不多情,那個少女不懷-春?
在最美的年代遇到最好的你,這不是少男少女心中的期盼嗎?
課堂上男女同桌的三八線,鬥嘴;集體活動時候的男女互助,那張放在課桌裏的情書現在還在嗎?
還記得在女寢樓下彈著那首永恒不變的主題和旋律,青春懵懂,愛情萌動,青春如歌也如詩。
還記得你曾經為了送自己喜歡的女孩子一個像樣的生日禮物,而啃了一個星期的麵包,吃了一個月的泡麵嗎?
還記得你帶著自己喜歡的女孩子出去兜風,逛街,吃著情侶甜筒,手拉手逛街的美麗時光嗎?
青春如詩也如歌,他們用青春寫詩,他們用青春歌唱。
“從古至今,華夏的著名詩人和詞人們為我們描繪了他們那個時代的浪漫愛情,書寫了一篇又一篇傳誦至今的美麗篇章,為我們留下了無盡的豐富寶藏。”葉無雙笑著掃視了一遍所有的全場,用醇厚的嗓音吟唱著:“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隻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蠟照半籠金翡翠,麝香微度繡芙蓉。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這些美麗的詩詞無一不是歌頌了他們心中美麗的愛情,穿越古今,他們用詩詞將那偉大的愛情歌頌的如歌如泣!”
葉無雙笑了笑,問道:“同學們,你們最喜歡的詩歌是哪一首,或者說是哪一句?”
“我喜歡李商隱的,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有人搶著答道。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又有人說道。
一個長得青春可愛的宮田高中的女生掩飾不住心裏的激動,用蹩腳的華夏語搶著說道:“葉老師,我喜歡,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PS:我知道兄弟們同樣有過那段難忘的美好的懵懂愛情,別說沒有,我知道你們都有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