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41章、大出風頭!(2 / 2)

“那----那“比”和“興”究竟有哪三種解說呢?”許弘文顫聲問道。

葉無雙的雙目精芒一閃,不假思索的說道:“之言鋪,直鋪陳今之政教善惡。此說法是以漢代的社會文化中的美刺論生硬地來解釋比興,與文學藝術離開得比較遠,與文學創作沒有多大關係。這種解說用政治遮蔽藝術,用意識形態曲解詩義,離開了詩歌的常識,是不可取的。”

話音落下,所有學生都感覺聽得雲裏霧裏,不明所以,但隻有彭大海的臉色有些動容,而許弘文嘴角的笑意則是越來越濃。

“語言的解說以朱熹的解說最為可取。朱熹在《詩集傳》說,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言之辭。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賦者,敷陳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朱熹認為詩歌是抒發感情的語言。”

“文學的解說。最值得重視的解說。鍾嶸認為,運用賦比興都要“幹之以風力,潤之者丹采”,最終目的都是要使“味之者無極,聞之者動心。宋人李仲蒙認為,敘物以言情謂之賦,情物盡者也;索物以托情謂之比,情附物者也;觸物以起情謂之興,物動情者也。他“賦、比、興”的解說,最後都歸結到一個“情”字上麵,這就更符合文學的審美特征。”

最後,葉無雙微微一笑:“老師,我的名字叫葉無雙,不知道我的回答您是否滿意?還有彭老師,不知道抽查是否合格?”

許弘文激動地帶頭鼓掌,臉色動容,滿是欣慰,彭大海則苦笑著點了點頭。

葉無雙。這個名字在這一刻再次重新的被刻進了每個人的心裏。

彭大海還沒有說話,林小雨見難不到葉無雙,反而讓他出盡風頭,憤憤的傳來一句:“知道這些有什麼用,高考又不考這些,考不大學什麼都沒用。”

林小雨的話間接否定了彭大海和許弘文的提問價值,讓彭大海很是尷尬,隻是幹咳了兩聲。

葉無雙突然出聲:“考,則天佑我輩,不考,則陶冶情操。”

何誌偉雖然覺得葉無雙說的有些東西他根本不懂,也不知道葉無雙說的是否正確,但能夠掰出那麼多的東西,已經讓他五體投地了。

佩服的還有那些校領導,特別是許弘文,激動的恨不得把葉無雙收為弟子,彭大海雖然覺得葉無雙冒犯了他,但他也覺得葉無雙的這份文化底蘊連他都望塵莫及,此時的他的確有些心服口服了。

搞不好,葉無雙會成為他彭大海的一個標杆,拿出去可以讓自己多幾分麵子的學生。

可是在他心裏卻留著一個疙瘩,自己第一天來就被當眾打臉,後來幾次相處也並不愉快,雖然他有想過和葉無雙化解矛盾,但是一想到自己被打臉的事,他就怒火攻心,放不下麵子。

而且他知道自己與葉無雙已經沒有辦法化解矛盾了,隻是在心裏祈禱不要再招惹這個學生就好。

可是矛盾真的就能這麼算了?彭大海知道現在是不可能有機會找葉無雙的麻煩的,隻能另尋機會。

這節公開課程讓校領導很是滿意,因為自己學校竟然出了個通曉詩詞的學生,不僅震撼了他們,也讓他們長了臉,隻可惜聽說他的學習成績不好,否則,校領導大有立他為學習模範的意思。

離開的時候,許弘文還把自己的電話留給了葉無雙,讓他有空去辦公室坐坐,畢竟這樣的學生實在太少了,臨出教室門口,許弘文還特地握著彭大海的手說:“小彭啊,你實在行,教出詩詞那麼好的學生。”

“咦,對了,你上次向我提出讓你們班的一個學生參加這次與東洋宮田中學的文化比拚交流賽,要是我沒猜錯的話,應該就是這個學生了吧?”許弘文滿臉笑意的問道。

“校長,您猜的沒錯,正是這個學生。”彭大海擠出一絲笑容答道。

許弘文笑容大盛,說道:“好,我開始還有點反對的,不過今日一見讓我徹底信服了,小彭,你的眼光真不錯啊。我想這次的交流大賽一定會很精彩的。”

彭大海雖然有點汗顏,但還是微笑著接受了大家的讚揚。

唯一臉色難看的是吳浩和林小雨,林小雨覺得葉無雙不僅得罪了他,還搶了他的風頭;吳浩則無法接受葉無雙在課堂的囂張跋扈;對他們來說,葉無雙隻不過是個落魄的廢材而已,什麼時候輪到他翻身了,這個翻身對他們具有非常大的刺激作用。

看著葉無雙被圍在學生中間有說有笑的樣子,吳浩陰狠的看了一樣,然後低下頭,攥緊了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