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我是來找楊師傅學做麵的1(1 / 1)

且說躺在炕上的這位天仙,纖纖姑娘,其實在麵嬸兒抱起她的時候就醒了。隻是她一個姑娘家,就那麼無緣無故地暈倒在人家家門口,實在是說不清,便索性繼續暈著,等弄清這戶人家是個什麼光景再作打算罷。

要說這位纖纖姑娘,說起來算是個比鎮長還了不得的人物。纖纖姑娘本名楊纖纖,論起來,或許跟楊老三家的確是有些緣分的,不然咱纖纖姑娘怎就敲了他家的門?

纖纖是平寧州知府家的千金,頭上隻得一個哥哥,知府夫人年過三十才得了那麼一個寶貝女兒,自然是千嬌萬寵地將女兒養大。

知府家的千金是什麼概念呢?

這麼說吧,纖纖姑娘的阿爹,也就是知府大人,手底下像這樣的小鎮,少說也有千八百個。而這個小鎮的規模,在那千八百個裏麵也是排在末尾的。

直白點說,像這樣不入流的小鎮,知府大人是不會放在眼裏的。好在咱纖纖姑娘沒學來那種眼高於頂的做派,自小跟著自家阿爹的纖纖姑娘,見慣了州府上的繁華,初到這麼個簡樸的小鎮,竟也品出幾分大隱隱於世舉世皆濁我獨清的意境來。

這麼一個嬌滴滴的官家千金,是怎麼到這個小鎮,倒在了楊老三家門口的呢?這說起來也算是一樁奇事兒。

話說知府夫人出閣第二年便生下了個大胖小子,知府家公子出生的那一年,一向治下嚴厲的知府大人活脫脫像換了個人似的,那樂嗬勁兒,活像哪家貪甜食的傻小子得到了個蜜罐子般,連府衙的差役們都托了那位公子的福,少挨了自家大人的罵。知府大人家的公子自然也就成了眾人眼中的小福星。

可生下小公子後,知府夫人的肚子卻好幾年都沒有再見動靜,該求的佛該拜的神不知求了拜了多少,大夫也看了,調理身子的苦藥也喝了,皆不見效。奇就奇在州上最好的大夫都說知府大人和夫人身子康健,按說該子嗣繁茂才是,可偏偏得了一個公子後便再也沒有了消息。

也不怪知府夫人著急,知府家往上數三代都隻得一個獨苗苗,沒有兄弟姐妹扶持著,是過得比旁人艱難些的。往大了說,偌大一個家族,沒有人氣怎好持續地興旺下去?往小了說,像知府大人這樣的人家,誰又不希望添丁進口子嗣繁茂呢?

且說這知府夫人為著子嗣的事兒著急上火,一次在拜完送子娘娘回府的路上碰著了一個跛腳和尚化緣,夫人心善,便叫下人將馬車裏備著的素齋與了那和尚。誰知那和尚接了素齋,念一聲佛,一語便道出知府夫人子嗣不順的事兒來。夫人見這和尚雖不如常人利落,隻著一件舊袈裟,通身的氣派卻與尋常的和尚不同,倒也合了眼緣,便叫婢子掀了車簾兒與那和尚論起佛來。

那和尚也不拘泥,席地而坐,說知府夫人雖現下隻得一位公子,但命裏還有一女,且耐心等待便是。但那女兒與尋常千金不同,行過笄禮後須得到知府治下一個名為三裏的小鎮中尋一位姓楊的做麵師傅,與那姓楊的師傅學做兩年麵,方可一生和順。語畢,那和尚再念個佛,便施施然辭去了。

知府夫人見那和尚說的鄭重,到底信了幾分,心中琢磨起那和尚的話來。等回過神來再叫人去尋那跛腳和尚問個究竟,不到一刻鍾的工夫,那和尚竟不見了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