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聽到這個名字也許很多人會問。
這是個人名?還是道菜名?亦或是地名?????
很久沒有人想起過它,注意過它,更別提提起過它了,漸漸地人們習慣性地拋棄了它,遺忘了它。直至某一天它徹底的淡出人們的記憶,永遠。
但有一個人不會拋棄它,這個人的名字叫“曆史";因為“亳州”用它那特有的筆將自己的輝煌與功德永遠的記在了“曆史”的腦海中,刻在了“曆史”的記憶裏,這份記憶永遠不會改變,永遠。
因為“亳州”將自己的筆揉碎了放在歲月的塵埃裏,看著它湮滅,虛無。
就算找到了也沒關係,因為“亳州”親眼看著“曆史”把它的上百名孩子收錄在《曆史名人大詞典》中,同時看著自己多項紀錄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更是看著真龍天子,九五之尊的江總書記同誌在自己的身上命筆“華佗故裏,藥材之鄉".
亳州的起源幾乎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那時候的帝王“帝嚳”,前承炎黃,後啟堯舜的一代明君的家鄉就是“亳州”,後更是相繼湧現出一批又一批曆史名人。
一代梟雄“曹操”,誰人不知,誰人不曉,麾下大將無數,各個驍勇無雙,能征善戰。其本人更是被評為“梟雄”,征四海,平宇內,亂三國,打遍天下無敵手,聲名顯赫國內外。更是讓一代又一代導演以其為主角拍攝一部部令人熱血沸騰,驚心動魄,膾炙人口的電影,電視劇。為無數孩童心中的偶像。
一代名醫“華佗”,一身醫術可以說領先了同代人幾個世紀,讓醫學整整進步了幾十上百年,震驚世界,震驚人類。
一代道祖“老子”,“莊子”,想人們所不敢想,思人們所不敢思,開創“無為”,以治天下。影響幾代帝王,為治國大家。
以及張良,曹丕,曹植,曹彰,曹洪,夏侯惇,夏侯淵許褚,花木蘭等風流人物,英雄豪傑,一個個都在曆史上留下了色彩濃重的一筆。他們的共同點就是:來自“亳州",問鼎世界。
源遠流長曆史,眾多的名人,以及燦爛的文化使得“亳州”的曆史人文景觀與“黃山”的自然景觀遙相呼應,素有“南黃山,北亳州”之說,1986年更是被命名為“國家級曆史文化名城”。
隨著曆史的發展與時代的進步,人們已把“曹操”,與“華佗”等神化了,然而他們卻選擇性的遺忘與摒棄了培養這麼多人才的母親——亳州。
也許是這兩個字太難記了,也許是這兩個字太拗口了,太多太多的也許使人們遺忘了它,拋棄了它。這不得不說是亳州的悲哀,更是亳州人的遺憾。
大城市有大城市的繁華,小城市也有小城市的安逸。截然不同的特點也導致了他們不同的生活方式。
生活在亳州這座小城的人們就是最好的例子,他們不是不喜歡錢,而是不會為了錢神馬都不顧了,為了錢,忘記了妻子每晚都要等他很久很久。為了賺錢忘記了還有一群好兄弟,忘記了問一問自己的兒子:“最近學習怎麼樣”。
亳州人的口號就是:“錢不要多,能糊口就行”,偶有時間約個朋友鬥鬥地主,打場籃球,打打遊戲機或撈個魚,又或是工作之餘陪妻子逛逛街,教教孩子算數等。
不過亳州人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玩什麼都要玩過癮,鬥地主就鬥他個一夜,餓了,煮點麵條或方便麵,倍兒香。打球,就打他個一上午,不論嚴寒,無論酷暑,打得往哪裏一坐,爽爽爽,絕對能睡一個好覺。
同時亳州人也很盡責哦,是絕對的好男人,盡管結婚了,盡管老婆已經老了,卻依然如初戀般那麼愛她,疼她。嗬嗬,絕大多數了,因為好人太多了,總會有那麼一兩個壞人滴。
亳州養育了這麼多的名人,好人,難道就沒有一點原因嗎?
當然不會,一個地方的人文與性格豈能離開他們的教育。
“亳州一中",一校三區,分別是位於亳州南部的最漂亮的南校區與位於亳州北部最特殊的新校區和最破爛與古老但培養人才最多的老校區。
新校既沒有強大的師資力量,又沒有最優秀的學員,為什麼會被稱為最特殊的學校呢???
因為建築,因為它全球獨一無二的建築——十八層與棺材樓組合而成建築群。
大門朝東,走進大門映入眼簾的就是一個方圓百米的噴泉,每當有重要人物來亳州一中時都會噴一批以示歡迎。當然,這是所有建築物所共有的,不能稱之為——獨特。
當你透過噴泉你就會看到一棟大棺材在你麵前了,棺材共六層,西高東低,頂是斜的,就跟棺材一個樣,就是大了好幾千號,而且裏麵裝的都是活人。活生生的人,你看,那個學生正在偷看小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