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萬仞朝陽(1 / 3)

傳說中天地未分的時代,有一伴混沌大地而生的無上大能者,他有著無盡的壽命,他有著無窮的偉力,但是他卻不滿混沌之中隻有他一個生命體,遂以無上的力量破開混沌創造了鴻蒙宇宙,他把伴生而出的混沌大地安放在宇宙之中,在其上創造了無數的生命。

但是慢慢的他就發現了無論他創造的生命看似多麼的像真正的生命,但都不是像他一樣的,隻是如同他手中的木偶,他要生命們怎麼動,生命們就怎麼動,這不是他想要的。

他研究著哪裏差了點什麼,一直到發現原來所有的生命都是他以無上的偉力創造而出,並沒有如他一般生來就有的靈魂,但他即使把自的靈魂分割出去得到的也隻是一個自己的分身而已,這同樣不是他想要的。

對於無上的存在來說任何問題都是沒有意義的,隻要他想,他就能夠解決,既然分割不行,那就分割出來後洗練成空白靈魂,但代表著“他”這個存在的靈魂卻是一個整體,是原始的1,無論他怎麼分割洗練他的靈魂,隻要他這個存在還在,那分割出去的靈魂也隻是一個個不同的他,但是他要的是混沌中有更多的生命體,而不是有更多的他。

隻有他一個生命體的混沌或宇宙對他沒有任何的意義,所以他準備完成自己創造完整生命的最後一步了,賦予所有生命一個嶄新完整的靈魂,這時他有了第一個無法解決的問題,但他不在乎,他創造出了一個洗練靈魂分配靈魂補全靈魂的工具,然後他將所創造的物品同自己的軀體一起化作原始的力量溶於混沌大地,演變成混沌大地上的萬般事物,最後他提煉出靈魂中所有他經曆過的痕跡,飄散於鴻蒙宇宙之間,隻剩一點的靈魂本源破碎成了無盡的本源之光被所造之物牽引煉化成靈魂種子,然後分配給同時出現在混沌大地之上的萬物胚胎,胚胎吸收種子後完成了完整生命的最後一步,補全靈魂,同時“他”消失了,這也是他所無法解決的問題。

無以計數的時間流過,混沌大地上以孕育出了無窮的生命,或飛禽、或走獸、有血肉的、有枝葉的……等等無以記數的種類,最原始的那批生命經過本能的繁衍給混沌大地帶來了更加璀璨的生機,沒有任何生命能記得曾經存在過的無上大能,隻有鴻蒙宇宙和混沌大地記錄了他存在過的痕跡,那些痕跡就是由無上大能軀體靈魂痕跡所化,演化成的日月星辰、山河湖海,無數的靈寶和無盡的天書。

大地上璀璨的生機一直延續到有生命不滿意有的有靈寶護體,有的有天書傍身,自己卻什麼都沒有時,大地上開始出現於生機不同的毀滅。

生命得到靈寶有四種途徑,雖然所有的生命隻是無上大能創造或繼續繁衍的,但靈魂中的一點真靈確是自無上大能延續而來,所以偶爾與大能軀體所演化的靈寶能有感應,其中最為上乘的是先天伴生而出,有生命在處於孕育之中時就與某樣化生的靈寶一同孕育,隨之而生,次一等就是生命誕生時有靈寶天人感應,靈寶自投,在次一等就是靈寶與生命性命相合,生命能感應到靈寶所在,最次等就是靈寶蒙塵,遇到有緣之人才為人所得。

第一等的與靈寶伴生而出,可以和靈寶一同成長,天生的人寶合一。

第二等的靈寶自投,這等級的靈寶能從生命幼小時一直護持,雙方互相侵染,同化為一,最後也能人寶合一。

第三等的能與靈寶感應,性命相合,雖然不能人寶合一卻也能發揮靈寶神異之處。

第四等的就是隻能靠培養來發揮靈寶神異了。

天書與靈寶有所不同,天書本是無上大能經曆的痕跡所演化,其上有混沌力量的感悟、有開辟鴻蒙的感悟、有創造生靈的感悟、有煉製輪回的感悟、也有身化萬物靈魂衍生的感悟,隻要是無上大能所經曆的都化為各種感悟記錄於天書之上,天書飄散於鴻蒙宇宙的每一處地方,之後又有生命根據天書的完整度把天書劃分為四等。

“冊”為最次等,其中記錄了一種力量運用,參悟可以使用出相同的力量。

“集”為第三等,其中記錄了一種力量的構成,參悟可以掌握所參悟的力量。

“典”為第二等,其中記錄了一種力量的規則,參悟可以掌握世界上同樣的力量。

“經”為最上等,其中記錄了一種力量的誕生,參悟力量的誕生就能孕育出自己的力量。

經和典大抵相同,悟透後都是掌控規則的存在,經比典多的就是力量的起源,而隻有悟透了力量的起源才有可能超越。

四等天書可能烙印在山石、或烙印在水土甚至可能烙印在空氣之中,得了冊的就想找到集,有集的又想找典,有典的又想找到同樣力量的典,本就是同出於無上大能,有多本同一力量的冊能煉化為更完整的集,同樣的拿到所有相同力量的典自然能合出代表一種完整力量的經了,所以得找,無主之物找到就得到了,但是有主的又不願意共同參悟的呢?

經書一本,還可供無數生命參悟,能否有所得全憑自己,但是靈寶是誰持有就是誰的,有些伴生靈寶甚至是軀體的一部分,靈寶隻有四種獲得之法,沒有靈寶卻想要能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