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金笛(2 / 2)

當聽到是樂器的時候,台下觀眾有些失望,畢竟清朝普通的樂器,流傳到現在的也有不少,價值並不高,除非是皇室用品。

衛蘭顯然也為了這次主持下足了功夫,馬上問道:“這件樂器是皇室用品嗎?或者說,是官造嗎?”

徐陽搖了搖頭:“不是,應該是民間製造。”

台下一片惋惜的歎氣聲,民間製造,和官造,兩者相差不可以道理計,如果說官造的樂器可能值個十萬二十萬,民間的可能就值個一兩萬。

經過剛剛那幅鄭板橋的書畫作品作為鋪墊,價值一兩萬的收藏品,根本入不了台下這些觀眾的眼了。

衛蘭顯然也有些失望,不過作為職業主持人,控製好自己的情緒隻是基本功,隻見她麵上依然保持著職業式的微笑,對徐陽說道:“可是剛剛後台的鑒寶助手私下裏跟我說,您這件收藏品可不普通呢,能不能現在就拿出來給觀眾們鑒賞一下呢?”

“當然可以。”原本就是拿出來鑒定的,提前一點點讓台下觀眾看一下,這根本不算什麼特殊的要求,隻不過就是節目組要的效果而已。

徐陽拿出了金笛。

台下的觀眾並沒有覺得什麼,不過是一把普通的銅笛而已。

然而衛蘭卻發現笛子的色澤有些異樣。

她驚訝得問道:“難道,這笛子是……黃金做的?”

徐陽微笑著點點頭,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台下觀眾嘩然,金子做的笛子,這……這也太牛逼了吧。

華夏曆史上,曆朝曆代黃金都是很稀缺的金屬,如果說白銀在明清時代,由於大量的進口而曾經發生過大幅度地貶值,那麼黃金就從來沒有發生過任何類似的貶值情況。

因此這根笛子如果是黃銅做的甚至是白銀打造的,都不會引起圍觀群眾的任何詫異,但是如果這根笛子真如主持人所說,是黃金鑄造的,那麼單純它材料的價值就值起碼幾十萬,更不用說它還是清朝遺留下來的文物了。

這其中相差的價值不可以道理計。

這時候,就要靠鑒寶專家的雙眼和經驗,來判定真偽了。

主管雜項鑒定的專家盧大為第一個激動的走了過來,徐陽把金笛放在了舞台中央的鑒賞台上,盧大為小心翼翼地輕輕拿起金笛,仿佛擔心自己的一不小心會用力過重損壞了這件收藏品一般,隨後拿出放大鏡,仔細地端詳起來。

其他幾位鑒寶專家也慢慢圍攏過來,用專注的眼神盯著這件藏品。

畢竟,黃金製作而又不是官造的文物,極為少見,華夏古代等級森嚴,黃金製品一般都是皇室專用的,即使有賜予臣下,也一定是官造的,而且臣子要立下極為重要的功勞才有機會獲得這樣的賞賜。

而民間製造的黃金製品,不能說完全沒有,但是絕對是鳳毛麟角,屈指可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