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至於錦榮,他會先跟我去廣州-------有件事,現在我也可以先透露給你們,上星期我回了一趟廣州,我讓另一個人也在幫我成立公司,業務與我們現在相差頗大,不過要不了多久你們就會有碰麵接觸的機會-------”鄭玄麒這一講就拉開近2個小時的座談,眾人開始地聽,期間的細節討論,到後麵的一致保證-------
“飲茶粵海未能忘。”廣州人喜愛飲茶,尤其愛飲早茶。早上見麵,其他地方的問候語大多是“吃了嗎”,廣州人則往往是“飲咗茶未啊?”(喝茶了嗎?)。廣州人所說的飲茶,實際上指的是上茶樓,不僅飲茶,還要吃點心,一盅兩件,優哉遊哉;不僅飲早茶,還要飲下午茶、夜茶;不僅填飽肚皮,還順便傳播新聞、敘說友情、洽談生意。飲茶在一定意義上已經超越了單純“茶”的範疇,已經成為社會交際方式的一種。飲茶構成了嶺南文化別於其他文化的一個顯著特質。
陳國光眯著眼睛看著端著茶水喝的這個人:賈四,32歲,廣東湛江人,為人陰狠毒辣,無善惡原則卻又知恩圖報,有雙重性格,處世做事但極有分寸。要不是自己無意間幫他滅了口,說不定死了都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將他暴露------自己幹掉的那個高利貸後台竟然與境外大毒梟有勾結。依照他求生前的說法,他也是在遞送文件給上級領導時,隔著門無意間聽到什麼路線,四號確認,木材,確保他的安全等等隻言片語,結合那段時間境外他的主要合作人將要進行一次毒品大買賣而得出結論,從而當晚立刻寫了一份書信,猜測從事木材生意的賈四就是警方的臥底。當賈四看完信之後,得知自己差點在生死簿上被點名時,寒氣直逼尾椎。任務完成(救命之恩報完後),馬上就從人間消失了,直到一年後才悄悄改頭換麵------整張臉變成了鬼臉,來到廣州,悄悄聯係自己。當時,自己無論從麵貌還是聲音,根本無法分辨出眼前這個就是自己曾經救的那個賈四-------現在他為自己取了個“鬼士”的外號。
喝著茶水的賈四,想起上星期陳哥突然找上自己,詢問自己能否幫他一些忙,自己想都沒有想就答應了下來。因為作為同類人的他了解自己就像知曉陳國光一樣,不是極為重要的事情,他絕不會開這個口------組建公司------創業------自己曾經熟門熟路的事,難怪陳國光會找上自己。可是當看到陳國光拿出那組建2家公司的藍圖規劃時,自己也被驚訝到了,詳細到公司成立後的人員衣著、禮節、規章------麵麵俱到,這不是一般的臨時起意。
距離他們這桌大約16米左右,中間相隔六七桌的樣子,也坐著兩個人。一個帶著墨鏡卻在看廣州日報,另一個則在吃著廣州特色的點心,但他們的目光,時不時地撇過陳國光與賈四坐的位置。如果靠近他們,你就會發現,那個看報紙的人,報紙的第一麵赫然有著白雲賓館“雙喜臨門”------港陸兩家大團圓的巨篇報道,而這篇報道發行的日期卻在上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