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招人(2 / 2)

““槍”的東西太危險了,不小心會走火的,傷到自己就不好了,而且國家法律是嚴厲禁止的。你知道,跟一個部隊裏出來的人說這麼危險的東西,我可以立即送你去青少年管教所。”陳國光突然臉色一變,翻臉道。

“91年的海灣戰爭,我想你當時應該還在部隊吧,一定有所耳聞,那是一場高科技的提前演習-------現在已經不再是人海戰術的時代了,相信為了加強質量建軍,我們的國家必將走中國特色的精兵之路------可質量建軍需要什麼,不需要什麼,我想作為軍人英雄的你或比我更加清楚!況且6年過去了,97年也過了一大半,香港回歸勢必會讓改革開的步伐加快,經濟將迎來大跨越式發展!這些我一個青少年都知道,相信高居廟堂的中央領導們更加清楚。據我推測,再過段時間大裁軍也將拉開序幕,那麼多的退伍軍人又將如何解決?地方安置還是自主創業或就業?或者是回家種田,入城務工?等等這些,當然也不是我們這個層麵需要去考慮的,況且-------”鄭玄麒撇開了槍的話題講到了裁軍事情上。

陳國光眼睛裏精光一閃而過,頓時茅塞頓開,開始明白這幾年為什麼軍隊開始縮編,為什麼這麼多精兵被退伍。原來時代已經變了,軍隊已經開始向現代化轉變,自己看到的或隻是那膚淺的表麵,而實質卻不如眼前這個青少年清楚。

秦錦榮坐在旁邊卻感同身受,自己是精兵,但那精兵隻停留在水中蛟龍、路麵猛虎上,離高科技戰,信息戰,邊都達不到,什麼叫信息同步,什麼立體作戰,自己確實摸不到頭腦,或許還留在部隊的,後來來的那幾位可能知道些,一種失落感頓時產生。

“況且什麼?難道還有比這更難的困難?”陳國光接著鄭玄麒的話道。

“怎麼會沒有!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更何況我們偌大一個國家!雖然這幾年鄧爺爺們第二代國家領導人如履薄冰,兢兢業業,又有蘇聯解體的前車之鑒。但改革開放之路,中國特色的發展之路,說白了就是小姑娘上轎頭一遭,摸著石頭過河。不用幾年就會有一次大手術,如果你留心中國的國企改革曆程,你一定會知道,93年,中央提出的法人財產權概念,94年11月國務院確定的100戶企業進行現代企業製度試點,到今年97年,嗯,就是試點結束的年限,不知會有多少家選擇多元化的股份製,又有多少家選擇國有獨資的形式!”

一下子,客廳裏安靜了下來,不能不安靜,實在是鄭玄麒後麵講的已經超出了陳國光及秦錦榮能夠理解的範疇,讓他們想接都不知怎麼去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