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末期,顧嘉輝在灣仔仙掌夜總會和東英樓的一家夜總會裏擔任琴師,並組成了一支小樂隊,樂隊名稱就叫“顧嘉輝大樂隊”。
在60年代初,美國波士頓栢克萊音樂學院(BerkleeCollegeofMusic)的校長在夜總會聽到顧嘉煇的表演後,主動為他申請一筆獎學金,邀請他前往深造,這也得到了邵逸夫的大力支持與資助,於是顧嘉輝負笈美國,接受了為期二年的音樂訓練課程。
顧嘉輝回港後便參加了邵氏集團,除了邵氏公司實力雄厚外,還有邵逸夫曾經資助的原因,顧嘉輝對邵逸夫也非常的尊敬和感激。
鄒文懷是在邵氏的時候結識這位音樂鬼才的,兩人的關係也不錯,並沒有因為鄒文懷的離開而斷絕聯係,不過,顧嘉輝接到鄒文懷的電話,在聽到要幫夢工廠的電影配樂時有了猶豫。
畢竟,最近邵逸夫對鄒文懷怨氣很大,不止一次在公共場合指責鄒文懷是個反骨仔,作為邵氏的員工幫自己公司的對手作曲,顧嘉輝還是有些顧慮的。
其實,在平時,顧嘉輝也經常會接一些外快,給別的電影公司配樂編曲什麼的,賺點零花錢,邵逸夫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光靠著公司的工資要讓顧嘉輝養活一家人確實是有些拮據,所以邵逸夫一般不會說什麼,但是,這次顧嘉輝可不敢保證。
可是想到和鄒文懷的交情,顧嘉輝還是有些矛盾,鄒文懷畢竟非常人,知道顧嘉輝的顧慮,於是打著哈哈說道:“沒空的話就算了,不過,下次可一定要給麵子啊。”。
李軒聽到鄒文懷說沒有邀請到顧嘉輝,心裏還是有些遺憾的,畢竟,顧嘉輝是個牛X人物,後世香港人給與了“曲聖”的雅號,一生作曲無數,經典無數,對香港流行音樂做出過巨大的貢獻。
這種人才不能收錄到自己公司的麾下實在有些可惜。
第二天,李軒便拿著譜寫的主題曲《萬裏長城永不倒》和片尾曲《中國人》到了公司,當鄒文懷拿起這兩首歌曲仔細的看過後,不得不對李軒豎起了大拇指,這是逆天的節奏啊,一晚上就搞定了兩首歌曲,盡管,鄒文懷不懂歌曲,但是,光看著詞就讓人眼前一亮,而且振奮人心,一看就是精品。
李小龍也非常喜歡《萬裏長城永不倒》的歌詞,當即表示,《精武英雄》的主題曲非此歌莫屬。
“這首主題歌我打算用粵語來演唱”李軒的話剛說完鄒文懷就立馬開口道:“阿軒,我覺得不合適,畢竟,粵語隻是民間小調,不適合在大銀幕上流傳,再說了,這也會影響歌曲本身的質量。”。
李小龍也是一頭霧水,不過,基於對李軒的信任,沒有開口否定,隻是疑惑的看著李軒,等李軒的解釋。
“好吧,我們先用粵語錄製,如果到時候你們還覺得不行,我們就用國語來唱。”。李軒對於用粵語來演唱這首歌曲信心十足。
另一時空,這首用粵語演唱的《萬裏長城永不倒》不知道迷倒了多少聽眾,尤其是在內地,這首歌使內地人民對粵語歌開始產生了興趣,使粵語歌曲在內地流傳有著功不可沒的作用。
如今香港的流行歌曲大多都是國語歌為主,這些歌曲大部分以民歌小調為主,在歌曲的編曲方麵也非常的單調,但是,這首《萬裏長城永不倒》裏麵涉及了多種樂器的配合,有長號,長笛,薩克斯,小號,
圓號,竹笛等樂器,這在香港音樂流行史上也是史無前例的。
結果不出所料,當李軒在錄音棚裏用粵語演唱完這首歌曲後,鄒文懷和李小龍久久不能自已,看著歌詞是一種心情,可是,當他們聽到李軒道:“衝開血路,揮手上吧,要致力國家中興,豈讓國土再遭踐踏,這睡獅漸已醒”時,心中的那份激昂久久不能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