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香港夢工廠(1 / 2)

1969年的腳步很快掠過,默默地宣告著60年代的結束,一個新的1970年代迎來了它的曙光。

過去的一年世界上發生了很多大事,並沒有因為李軒的蝴蝶效應而消息,比如,越南南方共和臨時革命政府成立,反越戰爭進入了白熱化的階段,又或是人類在這一年登上了月球,還有美國第37任總統尼克鬆就職等等。

過去的一年發生的這些大事件與李軒沒有太大的關係,唯一讓李軒有些高興的是,李軒在9月份之前發售的兩首單曲都獲得了美國格萊美音樂獎最佳原創歌曲的提名。

其實,這也算是格萊美很給麵子了,像李軒算是半路出家,唱功隻能算是一般,對於其他獎項的提名李軒壓根就沒有指望過,就這兩首歌曲能夠獲得提名,還是多虧了兩首歌曲提前問世,裏麵的很多音樂理念加了很多分,加上社會反響比較大,這才被選入其中,也算是萬幸了。

至於說能不能拿獎,那就不是李軒能決定的了,還有一個和李軒有關係的就是《火爆浪子》也獲得了金球獎的5項提名,還有奧斯卡三項提名,金球獎分別是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原創音樂、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女配角的提名。

奧斯卡獎項上則是獲得了最佳原創音樂、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影片(歌舞片)的三項提名。

最後的結果總是會出乎所有的意料,李軒的作品沒有在格萊美上拿到任何獎項,這件事情還引起了李軒很多歌迷的不滿和抗議,不過,格萊美的評審們看來對於有色人中還是很會選擇性遺忘的。

不過,在奧斯卡上,李軒倒是拿下了一個最佳原創音樂的獎勵,獲獎的是《火爆浪子》的主題曲《油脂》,其他獎項則是全軍覆沒,不過,令人奇怪的是,《猛龍過江》這部電影被定義為外語片,而且還得到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獎項,李小龍可謂是風光無限。

不過,雖然這一年有很多的明星活躍在舞台上。但是,不可否認的是,60年代的最後一年是李軒的時代,風頭一度蓋過神一般崛起的李小龍,成為了第一位登上時代雜誌的華人明星。

李軒對於這些沒有太多的關注,李軒先是陪著奧利維亞度過了1969年度的聖誕節,接著又陪著家人過了春節,在1970年的3月份便和李小龍還有港台的一幹人員到達了香港,接機是剛剛離開邵氏的鄒文懷。

“你好,李先生”。

“你好,小龍,我們又見麵了”,其實在去年兩人就見過一麵,隻不過交流不多,不過,對於鄒文懷這樣的精明人士來說,自然知道該怎麼利用這種優勢。

“很快就可以成為自己人了,不要這麼嚴肅,鄒先生叫我阿軒吧”李軒揮揮手,灑脫的說道。

此時的鄒文懷已經43歲了,人過中年,不過精神狀態卻是很好,聽到李軒的話,也是不卑不亢的笑著說道:“好,那我就托大叫你一聲阿軒。”。

鄒文懷並沒有因為李軒和李小龍是世界名人就感覺低人一等,而是神色從容淡定,講話有禮有節,李軒暗暗點頭,不愧是在另一時空的傳奇人物,有道是,沒有三分三,怎敢上梁山。

至於李軒所說的自己人,應該從春節的時候說起。在

過完春節後,李軒便和李小龍談了很多,最後,李小龍決定先在香港待一段時間,畢竟,從小在香港長大,對香港還是很有感情的。

香港是華語電影最繁華的地方,先熟悉一下香港的電影,拍一些自己想拍的片子,想要發展華語電影,就必須先了解它。李小龍是個說一不二的人,於是,當即和李軒商量了一個章程出來。

李軒把心中的想法說了一下,就是在香港開一家電影公司,兩個人合夥經營,不過,又考慮到香港複雜的社會因素,還必須要有一個對香港熟悉的人來主持公司的營運。

李軒首先想到的便是鄒文懷了,李軒知道鄒文懷離開邵氏就是在1970年,於是,李軒通過長途電話聯係到了鄒文懷,簡單的說了一下自己的意思,就是答應給鄒文懷20%的股份,公司交給鄒文懷打理,自己和李小龍不過問公司的營運事宜,隻負責拍攝這一塊。

最近,鄒文懷被方逸華的指手畫腳氣的很鬱悶,早就有了自己創業的想法,不過由於缺乏資金,一直猶豫不定,現在有了李軒這樣的好萊塢大咖接線,於是,考慮了兩天後便答應了。

這便有了李軒和李小龍一起到香港的事情,而鄒文懷提前一個月便已經辭職離開邵氏了,此時的邵逸夫並沒有意識到他最大的威脅已經露出了獠牙。可笑的是邵逸夫在看待鄒文懷這件事情上,一直把鄒文懷當作是一個有能力的小弟,從來沒有當成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