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法則第八條(1 / 2)

總算開始有點點涉黑的跡象了。現在才發現碼字真的沒有看書容易。一章書可能五分鍾就能看完,看是寫一章書,那是要一兩個小時的時間啊。我要努力...

生存法則8:真正的低調就是沒人知道

要說方圓的身世之謎,那可能得從很久很久之前說起。(方圓說的。)方圓的本姓方,名園。(廢話)是洛州市羅陽人。(我家這邊是洛州市洛州縣)。家裏有爺爺,爸爸,媽媽,還有他。好了好了,說了半天,方圓這小子的語文真的不好,講故事簡直就跟造句一樣。一句話一句話的說,讓人聽的著實別扭。整理了一下,那麼接下來我給大家講一個故事:

話說在抗日戰陣時期,洛州市羅陽有一個人叫做方有田。是洛州市當地的一個大地主的兒子。要說這方家的日子還是過得有滋有味的,方有田是家中獨子,方家老爺子方守業那是疼愛的不得了。年紀輕輕就送去國外念書了。方有田也爭氣,讀的是商科,一口氣差點沒讀個博士回來。可是好景不長,鬼子進村了,方守業為了保留家業就做了維持會會長。方有田本來是不知道自己父親做了維持會會長的,不過一次在國外和同學爭執的時候,方有田被同學指著罵“漢奸”。一怒之下把那同學打成了重傷,火急火燎的就潛逃回國。

回國之後,方有田找到了父親,問了個清楚。原來方守業是為了保住家業才答應做這個維持會會長的。事實上還是一個紅心向祖國的。短暫的在家停留了之後,方有田決定去參軍抗日。方老爺子也沒反對,不過為了家人安全,方有田就改名叫方正一了。

後邊的事情就比較狗血了,方正一參加了八路軍。一路披荊斬棘的,由一個文弱書生晉升到了一個旅長級別的人物。不過好景又不長,在快要打完鬼子的時候,方正一的老弟就被揭出來了。當時,方老爺子已經死了,可謂是死無對證啊。方正一自視甚高,那受得了這氣,差點沒鬧出任命。還在有戰功,也有自己的上司擔保,一氣之下就解甲歸田,回到洛州市當起了地主來。要說方正一是天生的地主,回到老家之後把已經加到中落的方家又重振了起來。直到內戰時期,戰亂也是有人發財的,方正一就是其中一個。不出幾年,在方正一的帶領下,方家商行就開遍了洛州市。直到一天,原本的戰友找了上門,為方正一平反,方正一倒是不在乎了,但是還是熱情的招待了戰友。實際上戰友們就是希望方正一利用他在當地的勢力為國效力。方正一當時已經習慣了做自己的土皇帝,沒有回歸的心思了。不過,出於愛國精神,也不好駁戰友的麵子,還是答應了。於是就在戰友們的幫助下,方正一就成立了一個社會組織“正一社”。

表麵上,方正一是地主加大混混,實際上也是地主加大混混。不過是愛國的。要說這幹一行,愛一行。正一社在方正一的帶領下,當然也在我軍的幫助下,迅速成為了洛州市,乃至於省內都有很大影響力的社會組織.要說這方正一是幹一行愛一行。經曆了內戰之後,還真的就當起了義務的“社會治安員”。當然,正一社也從明麵上轉入地下了。靠著關係和能力,方正一順利的把正一社經營成了洛州市三不管地帶的老大。

事過境遷,方正一的兒子方正二...接過了方正一的正一社。開始了正一社從傳統組織到較為現代化組織的進程。而這個方正二就是方圓的爺爺。要說為什麼叫方正二,方圓說是他曾爺爺,也就是方正一立的規矩。正一社的第一代老大就叫方正一,第二代就叫正二。如此類推。當然,我也好奇,為什麼方園不叫方正四呢?方圓的解釋是,正一社在我們這一片太出名了,以至於他爺爺年輕的時候就經常被“埋伏”。吸取了教訓,他爺爺給他爸爸改名叫方正。直到自己退休了,方正才改名就方正三。所以方圓就叫做方圓,方正四那是接任老大之後才能叫的。

而小白,全名陳小白。是方正三派來保護方圓的保鏢。據方圓說,小白的功夫是家傳的。他爺爺想當年是反正一的警衛員,在少林時當過幾年和尚。後來一次偶然的機會,方正一久了小白的爺爺,小白爺爺就一直跟著方正一了。陳家三代一直是方家的心腹。傳到陳小白這一代一共兩兄弟,老大跟著方正三。而小白跟著方圓。至於小白為什麼叫小白,據說是因為出生的時候,方正二覺得他很白,就給他起了個乳名叫小白。陳家人那是很較真的,直接叫讓他一直叫小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