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解家的淵源(1 / 2)

隻是這裏麵不是筆記,記載的內容更像是一本小說,傳奇驚悚故事似的。或者說是一個記載家族迭聞的野史,當中的故事有點誇張。

我隨手翻了翻,開頭很吸引人,我頓時來了興趣,一頁一頁地讀了下去,很快,我就陷入了這個故事裏。

這個故事,是從解爺的祖父講起的,他祖父是個怪人。

盜墓這行分門別派,五花八門,盜墓手法也是各顯神通,解爺的祖父就是吃摸金倒鬥,見官(棺)發財這碗飯的!

他祖父叫解九,祖上是滿清正白旗旗人,曾祖父叫做解先望,做過清朝欽天監的保章正,負責記錄天象變化,占卜吉凶。後來他做到了靈台郎,從七品,戴素金頂翎,俸祿七十兩,祿米六十斛,最輝煌時我們解家在北京有兩處宅邸,通州還有數百畝良田。

可惜那時滿清整個兒都腐朽了,到了解九那一代,這解九生性遊手好閑,不喜歡讀書寫字,對那些考取功名利祿的事情一點都沒有興趣,反而對陰陽五行,風水玄學一類的事情格外的有興趣。

而且他還染上了京城那些阿哥公子哥兒的許多壞習慣,揮霍無度,喜好攀比,眼看解家就要在他這一代被敗光了。

本來解家祖上是滿清正白旗的旗人,好幾輩之前就在欽天監任職,憑著先祖的蔭功,世襲罔替,花點銀子,估摸也能給他弄個一官半職,好歹讓他有個著落。

可是,問題就出在這解九先祖的性格上了。

解爺的祖父解九,自小就跟著曾祖父解先望在欽天監走動,學到了許多風水玄學知識,知人相麵,打卦卜凶這些都難不倒他,在他十七八歲的時候,就是京城出名的小諸葛,人送外號萬裏逍遙一朵雲,四九城小諸葛解九。

這解九,他人不僅長得俊俏,而且能說會道,那個時候欽天監的官員,個個都是在風水曆學和天文地理上有極深造詣的能人,那都是有真學問的老學究,今天天上出現個火燒雲,都能扯出十篇八股文那麼長的文章來。

解九他從小在欽天監耳濡目染,學的一嘴的遛馬,誰來了都能扯上兩句,在當時四九城的公子哥兒裏頭,他算是小有名聲,不僅人聰明機靈,而且為人豪爽,所以才有個小諸葛的外號。

這解九呢,人活絡,嘴巴甜,腦子靈光,當時解家的家財不說萬貫,也至少有那麼幾千貫,所以他花錢大手大腳,而且養成了一個刁蠻的性格。

這種性格在現在看來,就是富二代的叛逆,家人說往東,他偏要往西,別人說不去,他偏要去試試。

他一來二去的,就和京城那些公子哥兒染上了些不好的習慣。

其實這個習慣也並非很壞,就是喜歡鬥蛐蛐兒和熬大鷹。

明朝的時候有一位皇帝,勵精圖治,在他治下百姓安居樂業,四海清平,隻是因為喜歡玩蛐蛐兒,最後竟然被後世的史書給他送了一個雅號,叫做“蛐蛐兒皇帝”。

而鬥蛐蛐兒,熬大鷹,養獵狗這些東西,在清朝入關之後的幾十年,迅速膨脹,被八旗子弟公子哥兒發揚光大,發揮到了極致。

滿清入關之後,經過前期的統治時期,在順治那個年代,經濟已經有了極大的發展。

後世的康熙盛世,如果不是順治皇帝前期底子打的好,沒有幾十年太平日子的積累,也並不可能達到那種盛世之治的盛況。

當時的四九城,有狎妓吟詩,流離風雅的八大胡同,還有各種高檔會所,近處有天津衛的鬥狗場,通州的賭坊茶肆,各式各樣的玩法多了去了。

解九和那些公子哥兒雅興頗多,他不喜歡女人,不喜歡賭博,就是喜歡玩蛐蛐兒,到了癡迷的地步。

可是這蛐蛐兒哪裏最多呢?

你別說,古墓荒墳,善產蛐蛐兒。

而且,越是那種荒墳古塚當中,越出產個兒大,凶猛善鬥的蛐蛐兒。

這天是七月中旬,正值鬼節,所謂七月半,鬼亂竄,這個時間,本來是不宜在晚上出門的。

但是那天日子趕巧,前幾天解九在和幾個公子哥兒鬥蛐蛐的時候輸了,輸了白花花的銀子不說,這心愛的蛐蛐兒大將軍也被別人的蛐蛐給活活咬死了。

他那蛐蛐兒大將軍,平日裏細心的伺候,每天用好料飼著,每日都當著親生兒子一樣伺候,那大將軍也的確長臉,長的威武不凡,碩大勇猛,看起來的確像是大將軍一般。

解九每日沒什麼事情,就喜歡用蛐蛐兒罐端著這大將軍,到那些茶肆酒樓和賭坊裏頭去,和那些貴胄公子哥兒們聊天喝茶,互相觀賞對方的蛐蛐兒。

可是前幾天很不湊巧,解九本來一直沒打算將自己的大將軍拿去和別人鬥,可是耐不住別人挑釁,於是下了五十兩白銀的賭注鬥了一場。

本來解九想,他平日裏將這大將軍當親生兒子伺候,這大將軍長的威武雄壯,斷然不會有輸的道理。